31.报告、举报的内容应当真实,不得( )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甚至诬告、陷害有关单位及其管理人员。  
A.隐瞒  
B.谎报  
C.令人  
D.遮掩  
32.通过( ),可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传播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生产意识。  
A.学习安全法规  
B.安全管理  
C.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D.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33.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应当丰动进行安全生产( ),不得因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原因拒绝这方面的工作。  
A.工作  
B.宣传教育  
C.检查  
D.相关知识的学习  
34.舆论监督主要采取( )的方式。  
A.曝光  
B.报纸  
C.电视  
D.广播  
35.( )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火,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  
A.交通事故  
B.生产安全事故  
C.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D.火灾事故  
36.( )是指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原因(包括不可抗力)或者人为破坏造成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或对安全生产有关事项负有审批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无关。  
A.人为事故  
B.责任事故  
c.自然事故  
D.非责任事故  
3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要依法进行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 )。  
A.现场调查  
B.查明对象  
C.查明事故的性质  
D.询问  
38.国务院l989年颁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已经废止,( )国务院第l7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目前我国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A.2007年3月28日  
B.2006年3月28日  
C.2006年3月13日  
D.2007年6月2日  
39.做好事故的统汁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统计的( )要全面、准确,没有遗漏。  
A.事件  
B.数字  
C.内容  
D.依据  
40.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 )。  
A.管理责任  
B.赔偿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