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并将基础测绘及其永久性测量标志维护和保管的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测绘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并分别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测绘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 
第十一条  基础测绘成果按照下列规定更新:  
(一)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当及时更新; 
(二)国家三等、四等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十年内复测一次; 
(三)1:10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五至八年更新一次; 
(四)1:500、1:1000、1:2000、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三至五年更新一次。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及其数字化产品中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要素,应当实行动态更新。 
第四章  测绘活动管理 
第十二条  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专业业务范围和作业限额内从事测绘活动。 
省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的条件、程序、期限受理乙级、丙级、丁级测绘资质的申请,审查、颁发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 
第十三条  从事测绘业务活动的测绘人员,应当持有国家统一制作的测绘作业证件。测绘作业证件由省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依法办理。 
第十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申请测绘航空摄影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省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一)经济建设或者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需要; 
(二)没有相应测绘航空摄影资料或者现有的测绘航空摄影资料无法满足需要。 
依据前款规定申请测绘航空摄影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申请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三)有关证明文件。 
省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答复申请人。 
第十五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投标的测绘项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测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其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测绘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对在本行政区域内承揽测绘项目单位的资质、业绩以及违反测绘法律、法规行为等情况建立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测绘成果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管理。 
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绘成果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测绘成果质量负责。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基础测绘项目和使用财政资金超过五十万元以上的测绘项目完成后,测绘成果所有权人应当委托具有测绘质量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验收。 
第十八条  测绘成果实行汇交制度。 
测绘项目出资人或者承担国家投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在测绘项目完成后三十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向省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资料: 
(一)属于基础测绘、陆域或者海域区域界线等测绘的,应当汇交测绘成果副本; 
(二)属于其他测绘的,应当汇交测绘成果目录。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依法确定的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测绘成果资料的完整和安全,及时汇编测绘成果目录,并报送省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由省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应当向社会提供公开和便捷的服务,促进测绘成果共享和社会化应用。 
第二十条  提供和使用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应当依法经测绘成果所在地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