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正文
复杂系统的层级原理与模型驱动软件体系结构

www.zige365.com 2010-7-24 13:59:58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关键字:层级原理 模型驱动软件 体系结构MDA
  写在前面
  最近看到模型驱动在国内渐渐被更多的人注意,前几天又看到一些关于UML优劣和应用方面的争论。作为繁忙工作中的一种休息,从过往的研究笔记中整理一点东西放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层级理论是构建复杂软件体系的基本原则
  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 A. 西蒙曾论述到:“要构造一门关于复杂系统的比较正规的理论,有一条路就是求助于层级理论……我们可以期望,在一个复杂性必然是从简单性进化而来的世界中,复杂系统是层级结构的”。对于软件这样复杂的人造事务,发现层级和运用层级,是分析和构建的基本原则。
  软件的体系结构是层级的
  粗略地观察一下软件表述方式(语言)的发展:从穿孔纸带(机器的语言)开始,首先是汇编语言,然后是高级语言,再往后有面向对象语言和所谓第四代语言(FGL)出现……应当留意:每一代的语言并不是在“取代”前一代语言,而是用上一代语言来“写”下一代语言。在这个自然的进化过程中,西蒙所论述的复杂体系的层级特征清晰地出现了。
  进一步看,在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道路上,软件的体系结构、软件开发的体系结构、软件开发工具的体系结构等等,都呈现出层级的特征。“好”的软件体系具有更加清晰的层级。
  一维语言之后是模型
  这里不想展开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提出一些思考的结果。与自然语言类似,现有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单维的,它的基本语法是以前后顺序为基础的。当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时,用这样的语言精确描述复杂系统变得越发困难,更遑论有效地修改维护;可视化开发平台、代码管理工具(甚至某种意义上共享组件也可包括在内)等的出现对此是一种补充,但仍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法。软件描述体系进化到这里,面临着一次突变,将有新的物种出现,这个新物种可能就是模型。笔者认为,模型与程序语言主要的区别不在于图形化,也不在于抽象的程度,而在于表达方式突破了“单一顺序”的限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二维表。模型可以更容易和直接地表达复杂的结构。
  模型和语言都是对系统的描述
  传统的编程语言和模型都是一种表述的体系,前者适合表述顺序过程,后者适合表述复杂结构。模型的必要性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看出来:
  为了精确地复现,你可以用语言精确地叙述一个立方体,甚至10个立方体组合的形状,但你不会试图用语言描述一栋房子,适当的方式是用工程图纸。
  建立企业应用系统的情形可以从以上例子得到启发,企业系统要表述的,主要是复杂的结构,过程占的比重很小,因此,模型就变得更加重要乃至必要了。
  OMG组织的MDA战略
  OMG最新的战略,是建立模型驱动体系架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 MDA),它的意义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但从软件进化的角度来说,可能带有一种必然性,从上面的讨论,至少可以引申出两个理由:
  1. 更有效地描述复杂系统的需要;
  2. 系统复杂化带来的层级区分的需要。
  关于模型的几个分析要素
  笔者认为,以下特征对软件体系中模型的运用是十分重要,或者有特殊意义的:
  · 模型的时效性(time-effectiveness of model):关于这一点最重要的区分在于,是“运行期模型”(Run-Time Model),还是开发期模型?这个区别,有点类似于解释的语言和编译的语言间的区别,但其意义却非同一般,笔者认为,“运行期模型”,揭示了模型驱动的本质。
  · 模型的可进化性(evolutionableness of model):是否可以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持续地适应应用环境与需求的变化,不断地由应用者或自适应地对模型进行改进?这是对模型“性能”的一种度量。
  · 模型的层级性(hierarchy of model):正如语言有多个层次一样,没有理由认为模型只有一个层次,当系统足够复杂时,模型的层次划分将会是必要的。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