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数据链路层的主工功能包括(    )、(    )、(    )和(    )等。 
    26、用以例发送方确认接收方是否正确收到了由它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方法称为反馈差错控制。通常采用(    )和(    )两种基本方法来实现。 
    27、ARQ法有几种实现方案,(    )和(    )是其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案。 
    28、两种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案是:(    )和(    )。 
    29、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也称(    )。也就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链路控制协议可分为(    )和(    )两大类。 
    30、同步协议可以分为面向(    )和同步协议,面向(    )_的同步协议和面向(    )和同步协议三种。 
    31、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输,具体功能包括(    )、(    )和(    )等。 
    32、在数据报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    )做出选择,而在虚电路方式中,只需在(    )时确定路由。确定路由选择的策略称(    )。           
    33、静态路由选择策略不用测量也不需利用网络信息,这种策略按某种固定规则进行路由选择,其中还可分为(    )、(    )和(    )三种算法。
    答案:          
    1、网络协议。     2、语法、语义、定时。    3、网络体系结构。    4、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    5、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6、端开放系统7、运输层、会话层8、机械、电气、功能、规程。    9、DTE,DCE 10、非平衡方式、非平衡方式、平衡方式11、数据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接地线、12、推荐标准、标识号码。    13、公用电话网络、调制解调器。    14、-15,-5,+5,+15,±15, ±5. 15、RS-422标准,RS-423标准 16、100,200 17、V,X 18、15芯,25芯,8  19、X..21bis20、租用电路(专用线),直接呼叫服务,设备地址呼叫服务21、MODE,COPY22、拨号命令,应答命令,摘机和挂机命令。    23、透明的,可靠的24、字节计数法、使用字符填充法的首尾定界符法,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违法编码法。    25、帧同步功能、差错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链路管理功能。    26、反馈检测、自动重发请求(ARQ)27、空闲重发请求,连续重发请求28、XON/XOFF方案,窗口机制。    29、链路通信规程,异步协议,同步协议30、字符、比特、字节计数31、路由选择、阻塞控制、网际互连。    32、路由、连接建立、路由算法。    33、泛射路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