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规划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辅导资料3-[10/12]

www.zige365.com 2011-10-12 9:34:12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人口流动迁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与人口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迁移及其特点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是评判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综合指标。对人口大量流动迁移条件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均衡协调、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和空间引导产业等几个关系问题

鉴于人口流动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刻。笔者借讨论区域经济问题机会从人口流动迁移视角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以供进一步探讨。

一、区域经济差别和人口大规模流动迁移

中国国情特点之一是地域差异大。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市场化和区际开放国际开放不断扩大加深的条件下,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相应地,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反映着全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演变,十分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在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条件下,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人口跨区域大规模流动。这不仅表现为各省市区范围内的流动,更表现为省际之间,全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大范围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这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就近向城镇转移,也表现为从内陆、边远地区农村向沿海大中城市转移。

--从短期流动向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迁移转变。在初始阶段,人口流动以短期的外出务工经商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的需要,这种人口流动由短期向常年转变,其中一部分在就业地有了比较固定的职业和住所,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迁移。

--在时序上,从区际流动为主逐步向城乡迁移为主转变。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期,主要是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主要动力是经济先发展地区工业化的拉动,特别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加快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外出寻求致富门路的推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工业化持续推进的条件下,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期,工业向大城市的工业区和城镇集聚,人口流动集中表现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

--农村人口转移由就业非农化向市民化转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作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加快了户籍制度和进城农民身分待遇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从而推动了进城农民向市民的逐步转变。有人认为,中国正在迎接"人的城市化",或者说"新一轮城市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市化"。

从中国城市化的特点看,十多年前,中国明显存在着"隐性"城市化现象,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出现了"假性"城市化现象,就是统计上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相当大数量并未取得市民身分,而是进城从事劳作的"农民工"。从发展趋势看,一方面,随着发展转型和城市化的演进,必然要求把这种"假性"城市化转变为真实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就"农民工"而言,老一代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有着回乡的意愿,而新一代农民工(所谓"80后一代")则有着相当强烈的"市民愿望",他们将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为依归。

二、几点认识和判断

目前,无论全国还是浙江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分,区域经济的差别都相当大。按照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应该怎样认识地区经济差别,怎样判断地区经济比较协调或所谓"均衡发展",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下面,对几种观点作一些分析探讨。

(一)缩小人均GDP差距,实现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大体相当。以人均GDP差距来判断区域经济协调状况,是一种常见的观点。不少论著引用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经济来阐述这种观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陈铭德和副秘书长杨伟民在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论述中都明确地指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快、经济集聚多的地区没有集聚相应的人口,造成各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扩大;二是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在空间上分离,造成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他们也都引用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和人口分布这一事实,来说明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应"大体相当"。但人均GDP作为判断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有三点值得研究:

一是受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均GDP差距缩小的过程是相当长的,而且"大体相当"的程度也可能会有差异。例如,杨伟民文章中引用的"欧盟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等大都市组成的五边形地区,在欧盟东扩前占20%的领土、拥有40%的人口和50%的生产总值",据此可以计算出五边形地区内外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为1.5:1;比该文同时引用的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经济"可以计算出圈内外人均生产总值差距1.25:1,就有不少的差距。因此,大体相当的量化尺度要因时制宜,保持弹性。

二是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看,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的相互关系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可能会有波动,而不一定是直线式地趋向于"大体相当"。例如,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率先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向外转移等因素,可能在一个时期内使这些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比欠发达地区更快,使经济密度的提高比人口密度的提高更快一些,从而使人均GDP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趋于扩大,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以后,不同地区的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才会较快地趋向于"大体相当"。

三是不同区域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大体相当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进入相当发达阶段以后才能最终实现。

(二)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大体相当。目前,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既用来研究分析收入分配问题,也用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从全国统计数据看,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比人均生产总值差距小。2005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为2.55: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为1.5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1.98:1。这说明,在经济活动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通过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口流动引起的收入转移等多种渠道,缩小了地区之间经济生活的实际差距。

再看浙江省杭州市与丽水市的比较,2005年人均GDP差距为3.6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为2.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29:1。居民收入差距比人均GDP差距小得多,城镇居民收入已相当接近。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增长作为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中有所反映;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区域政策、转移支付和人口流动等,使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实际生活水平比人均GDP差距小得多。因此,居民收入水平是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一,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这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各地区实际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全国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也就是要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这应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之一。

(四)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这是最近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要求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陈铭德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杨伟民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生活条件的同质化,从而实现人民生活大体相当"。

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是一个评判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下列四项内容。一是人均GDP作为人民生活的经济基础条件,与人民生活水平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是人们物质消费和精神生活的经济来源;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大致相同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现代社会居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四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相关知识辅导资料2-[10/12]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精讲班更新公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精讲班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更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精讲班更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