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燃煤存贮、输送过程
 燃煤存贮及输送时,为防止煤场扬尘影响环境,需对煤场及输煤栈桥进行喷洒或冲洗,从而产生输煤废水。此外,在不利气象条件时,贮煤场可能产生扬尘。
     D燃油存贮及装卸过程
 该过程中,由于油罐脱水及油区冲洗,可能产生少量的含油污水。
     D发电过程
 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如水泵、空压机的运行,可能产生噪声,冷却塔亦产生相当量的排污水及噪声。此外,主厂房内的冲洗可能产生相应的冲洗废水。
     E除灰渣过程及贮灰过程
 除灰渣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灰渣及灰水。贮灰场在贮灰过程中,若管理不当或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可能产生扬尘。
     F烟气脱硫过程
 烟气脱硫过程中,将产生脱硫废水、噪声及石膏。
 (3)大气监测初步方案:
 A点位布置:
 应根据评价等级(一级)要求,考虑功能区分布兼顾均布性原则并结合主导风向和周围环境状况,共布设10个监测点位。
 B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为TSP(日均值)、PM10(日均值)、SO2(小时均值、日均值)、NO2(小时均值、日均值)。
 C监测时段: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两期进行,即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每期连续监测7天,
 D监测频率和采样要求:
 SO2、NO2小时平均浓度优先进行采取连续采样的方法,条件达不到需要手动采样时必须每天监测4次,时间为7:00、10:00、14:00、19:00,每次采样不少于45min;SO2、NO2日平均值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TSP、PM10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E气象
 采样时均观测并记录当时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条件。
 (4)地下水必须进行监测,因为本项目设有贮灰场,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贮灰场将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由于贮灰场区域地下水走向为东南向西北,本次评价至少布置2个地下水监测点,在地下水走向上游事故贮灰场和地下水走向下游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要求。
 考虑到电厂灰渣中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本次地下水监测主要因子可以确定为:pH、Pb、AS、Cd、F-、Fe、Mn、总硬度、Cr6+
 (5)本次评价以现状污染源调查、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清洁生产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算清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预测项目实施后对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评述的环保措施可行性和保证性。
 本次环评的重点为下列专题:
 (1)现状污染源调查
 (2)工程分析专题
 (3)清洁生产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专题
 (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
 (5)污染防治措施专题
 (6)总量控制分析专题
 (7) 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