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进入的污染物能在瞬间分布到空间各个部位
 答案:C
 10、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
 A.    污染物的自身特性
 B.    水体的自净特性
 C.    水体的水质特性
 D.    水体的污染特性
 答案:B
 11、在源强、气象条件确定的条件下,对地面浓度的最大值及其出现的位置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    风速
 B.    烟气有效高度
 C.    扩散参数
 D.    烟囱高度
 答案:B
 E.    解析:在源强一定的情况下,Cm与He-2成正比,与风速u成反比,气象条件确定的条件下,u不变,因此,此时对地面浓度的最大值及其出现的位置起决定性影响的是He,烟气有效高度
 二、计算例题:
 1、    河边建一座工厂,该厂将以2.83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总溶解固体(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浓度为125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v为0.457m/s,平均河宽W为13.72m,平均水深h为0.61 m,总溶解固体浓度cp为300mg/L,问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后,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是否超标?(设标准为500mg/L)
 解答: Cp=300mg/l
 河流的流量为:Qp=v×w×h=0.475×3.72×0.61=3.82m3/s
 Ch=1250mg/l,Qh=2.83 m3/s
 根据完全混合模型,混合后的浓度为:
 C=(CpQp+ChQh)/(Qp+Qh)=(300×3.82+1250×2.83)/(3.82+2.83)=704mg/l
 因为总溶解固体标准为500mg/L,所以河水中总溶解固体超标。
 
 2、    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15 m3/s,苯酚浓度为25μg/L河流流量Q=5.5m3/s,流速ux=0.3 m3/s,苯酚背景浓度为0.4 mg/L,苯酚的降解系数是K=0.2d-1,如果纵向弥散忽略,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
 解答: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
 C=(CpQp+ChQh)/(Qp+Qh)=(0.15×25+5.5×0.4)/(5.5+0.15)=1.05ug/l
 忽略纵向弥散时下游10km处的浓度根据一维模式进行预测:
 C=C0exp(-kx/ux)=1.05×exp[(0.2×1000)/(0.3×86400)]=0.98 ug/l
 
 三、需要重点掌握的模型应用条件:
 A、完全混合模式适用条件(4个):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恒定流动;
 d、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B、河流一维稳态模式适用条件(4个):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恒定流动;
 d、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C、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包括岸边排放和非岸边排放)适用条件(4个):
 a、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
 b、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为恒定流动;
 d、连续稳定排放。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
 D、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适用条件:
 a、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
 b、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为恒定流动;
 d、连续稳定排放。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