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师>复习指导>正文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团体的基本概念

www.zige365.com 2011-4-22 15:41:53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团体的基本概念

一、团体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X1

1.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人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2.识别:只有那些具有充分交流与互动的可能性的人群才可以称之为团体。如家庭、学校等。

3.人类生活最基本的方式:团体生活

(二)团体的形成原因X2

1.团体活动和团体目标的吸引力:帮助达成个人难以企及的目标,这是形成团体的直接动机。

2.加入团体可以满足我们的人际需要:根据社会凝聚理论,团体存在的基础是—团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

3.个人对于自己的归类:(归类的三种水平)

(1)自我的最高水平归类:人类。

(2)内群体—外群体水平归类:性别、国籍、种族。

(3)次级的个人自我分类:人格特质。

(三)团体的分类X3※

1.根据规模:大团体和小团体

2.根据成员之间的紧密程度:松散团体和组织

3.根据组织的正式性: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1)正式团体

概念:指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如:科室、生产班组。

特点:由组织建立、有公开的名称、特定的目标与需要。

分类:①指挥团体—在组织中非常常见,如财务部、销售部。

②任务团体—某任务完成后,常被解散。如项目管理小组。(2007年单选)

③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存在高水平的交互作用。

④辨析—指挥团体是任务团体,但任务团体未必是指挥团体。

(2)非正式团体

利益团体—可以帮助员工表达自己关心的事物,促进组织的变革。

联谊团体—可以帮助员工满足社交的需要,给员工提供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员

工的满意度。

(四)团体发展的阶段(模式化)X4※

1.形成期:团体存在的目标、结构、从属关系尚不明确。

2.冲突期:团体内存在比较大的冲突。成员们虽然接受了团体的存在,但对团体给个

人所带来的约束仍有抵触。(2008年单选)

3.规范期:

(1)团体规范开始形成,团体凝聚力也增强。

(2)团体成员真正形成对团体的认同感,成员间的情谊日益浓厚。

(3)各派竞争力量形成一种试探性的平衡,开始以一种合作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2004年单选)

4.产出期:成员注意力转向团体外部、转向任务、形成完成团队的目标。

5.结束期:长期性的工作团体不会经历本阶段;小组、委员会、项目团队在完成任务

后要解散。

(五)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X5 X6

1.同质性团体X5

概念:团体成员有很多共同的特点

优势:(1)成员间比较好相处

(2)成员间易于分享信息,较少发生冲突,更容易交流与合作。

2.异质性团体X6

概念:团体成员缺少共同的特点

优势:(1)有更高的决策质量

(2)有更高的绩效水平

(3)促进团体变革

二、团体规范

(一)概念

含义:每个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

实际:就是对个体在特定场合下行为的一种期望。

(二)分类

1.正式规范:存在于正式组织中,往往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且由上级或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如,企业中的各种规章制度、规则等。

2.非正式规范: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违反它,不会受到来自组织的正式惩罚。

3.关系:从规范存在的范围看

(1)非正式规范:存在范围要更广,它既存在于非正式团体,也存在于正式团体。

(2)正式规范:只能存在于正式团体中。(2005年单选)

(三)作用X9※(2006年单选)

1.它有助于维持团体的一致性。表现在:

(1)从外部:制约着成员

(2)从内部:为成员提供彼此认同的依据。

2.它为成员提供了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

3.它也具有惰性作用,有时也会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

三、团体压力

(一)团体压力Y1

1.含义:指团体、团体规范会对每一个成员产生约束力,使其与团体保持一致,服从团体利益,效劳于团体。

2.表现:团体压力是团体作用于成员的直接表现形式,成员常常表现出从众、顺从与服从行为。

(二)从众Y2

1.含义:它是指团体成员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表现出在观点和行为上同团体或团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影响因素※

(1)团体凝聚力

(2) 团体一致性

(3)团体规模:当团体人数达到4人时,团体对个体的影响最大。(2005年单选)

(三)顺从Y3

1.含义:它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倾向。

2.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

(2)强调顺从的互惠性

(3)合理的原因

(四)服从Y4

1.含义:它是指在他人的命令下作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2.实验说明:服从是人的一种基本倾向。

四、团体凝聚力

(一)概念与作用

1.含义

它是指团体成员相互吸引并对组织目标认同的程度,适度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团体成员的参与程度和促进交流,促使团体成员遵从组织的规范。

2.作用※

(1)凝聚力越高的团体绩效越好

(2) 凝聚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2004年单选)

①高凝聚力能否导致高绩效:取决于绩效规范

②高凝聚力同绩效有循环依存的关系:高凝聚力既是高绩效的原因,也是高绩效的结果。

(二)影响因素

1.相处的时间:这是社交的时间效应。长时间的相处更容易培养高团体凝聚力。

2.加入团体的难度:加入团体的难度越大、可能性越小,成员的凝聚力越大。

3.团体规模:团体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可能会越小。(2005年案例)

3.团体的同质性:团体的同质性越高,凝聚力越高。

4.外在威胁:外在威胁来临,团体成员会更团结。

5.过去成功的经验:过去成功的经验,能增强成员对团体的向心力。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咸阳2011年经济师证书办理通知
IMF首席经济师布兰查德:美国尚无中期削减赤字方案
财经行业新闻:别拿国际评级机构风险提示当耳旁风
湖北省2011年正高职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职务水平能力测
何志成为农行高级经济师:别拿国际评级机构风险提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