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  
  A 《教师资格条例》                   B 《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 学校的产生                     B 学制的建立         
  C 教育实体的出现                 D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认识活动         D 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夸美纽斯         D 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                                                (     )  
  A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 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 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 杜威                               B 斯塔弗尔比姆       
  C 泰勒                               D 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  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讲解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  
  A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 德、智、体全面发展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     )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 《教师资格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  
  A 课程任务                      B 课程制定者  
  C 课程设置的要求                D 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 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 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 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 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 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 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 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 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 各学科教学                    B 政治课       
  C 班主任工作                     D 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 科尔伯格   B 皮亚杰      C 麦克费尔         D 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 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  
  A 民主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行管理         D 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  (     )  
  A 加减评分法                     B 操行评语法  
  C 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 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     评价属于                       (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  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___ 性、免费性____、____性。  
  2.  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__个高峰期。  
  3.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____  的;二是____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4.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_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____。             
  5.教学是学校的 ___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