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来源:www.examda.com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 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