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法的特征: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发现法的定义: 发现法是指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   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7.5.情感教学理论   7.5.1.代表人物:倡导非指导性教学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7.5.2.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罗杰斯   7.5.3.非指导性教学的定义: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   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7.5.4.教学阶段:   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  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   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作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7.5.5.教学方法:   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   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   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学习是渗透性的,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   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意义学习的定义:   意义学习是一种全人参与、自我发起、自我评价并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   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7.5.6.师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促进者"的角色  17 "促进者"的作用: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   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发挥促进作用的关键:"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包   括真诚、接受、理解三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