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资格>历年真题>正文
2008年4月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www.zige365.com 2011-3-14 11:38:05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达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_________。
2.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_________,并有了“国学”与 “乡学”之分。
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于是“_________”、“以吏为师”成为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4.近代教育的变化特别表现在:一是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二是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三是_________,四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它也追求教育的_________。
6.《_________》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
7.小学教育通常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_________。
8.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_____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9.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1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在一是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是学生在 指导下学习,三是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11.就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应当树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具有全面发展的_________。
12.课程计划的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_________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13.就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来讲,内容方面应强调其 。
14.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的认识任务,教学过程的结构由以下环节组成: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和检查知识。
15.教师的备课要做好的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___、设计教法。
16.小学德育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教育。
17.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_____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8.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其中基本途径是_________与其学科教学。
19.课外活动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_________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2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_________的统一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小学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2. 简述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3. 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4. 简述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点?
5. 怎样形成与培养班集体?

四、论述题(10分)
一位班主任老师的教学日记
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二年级直接升入四年级的跳级生,跳班后,仍是班内学习的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向、深沉,但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一笑,并且显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大笑、狂笑、冷笑、耻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哪个词形容你当时的笑合适呢?”他很敏感,脸红了,低声说:“讥笑,耻笑。”我说:“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他说:“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话人。”我说:“是呀,尊重别人是应该有的道德风尚,虚心才能使你进步得更快。”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后进生学习,上学期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请依上述实例,回答以下问题:
1、这位班主任老师采用了何种德育方法?其基本含义是什么?
2、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运用此方法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A   3. D   4.B   5.D    6.A  7.B   8.A    9.D  10.A
11.C 12.D  13.B  14.B  15.C  16.C  17.A  18.A  19.B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    2.官学体系   3.以僧为师    4.教育的世俗化  5.自由化
6.爱弥儿  7.初等教育   8.劳动观点    9.遗传          10.教师
11.教育质量观    12.教学科目    13.基础性   14.运用知识  15.了解学生
16.政治    17.德育方法  18.思想品德课   19.科技  20.社会规范个体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在学习兴趣与习惯方面,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
3.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4.(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论述题(10分)
1、(1)这位班主任采用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法。
  (2)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2、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09年10月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提供小学教育学真题
2009年10月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提供小学心理学真题
2009年10月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
2009年10月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提供中学心理学真题
2008年4月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