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1.一堂好课的标准有( )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2.根据课外活动的活动机能分,可分为(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接受性活动 
D、创造性活动 
E、训练性活动
3.属于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D、严谨治学 
E、团结协作
4.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跟踪法 
B、追因法 
C、临床法 
D、产品分析法 
E、教育会诊法
5.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有( )
A、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B、多元中心课程理论 
C、目标中心课程理论 
D、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E、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6.美国学者( ),1918年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A、拉尔夫•泰勒 
B、布鲁纳 
C、裴斯泰洛齐 
D、博比特 
E、斯宾塞
7、属于小学德育的特点的有( )
A、基础性 
B、生活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E、相对独立性
8.《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F、因材施教原则
9.属于课外活动的特点的有( )
A、沟通上的广泛性 
B、组织上的自愿性 
C、内容上的广泛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活动上的自主性。
10.班会的特点有( )
A、民主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E、导向性
11.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主张(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E、家庭基因论
12.《儿童权利公约》包括的基本原则包括( )
A、无差别原则 
B、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E、无歧视原则。
13.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
A、知识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经验课程 
E、综合课程
14.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D、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E、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15.实质教育论的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 )
A、传授生活 
B、发展智力 
C、培养品德 
D、发展个性 
E、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