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考前密押试卷
  教育学(B级) (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2.工业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个别化教学为主
  B.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C.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D.教育终身化、全民化的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3.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4.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思想的教育
  B.政治立场的教育
  C.思想道德的教育
  D.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
  5.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的是( )
  A.教育者
  B.教育影响
  C.学生
  D.教师
  6.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7.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布拉梅尔德
  B.杜威
  C.泰勒
  D.奈勒
  8.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理论是( )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情感教学理论
  D.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9.认为知识是道德本位的目的观,这种说法属于( )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哲学取向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
  10.在改革班级组织的诸多尝试中,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 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方式是( )
  A.特朗普制
  B.活动课时制
  C.开放课堂
  D.小队教学
  11.下列不属于班级活动特点的是( )
  A.一种交往活动
  B.时空一致性
  C.互相配合
  D.权责明确
  12.中小学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品德评价法是( )
  A.整体印象评价法
  B.操行评定评价法
  C.操行计量评定法
  D.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13.提出“心理人”的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布卢姆
  B.杰克逊
  C.托尔曼
  D.弗兰克斯
  14.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 )
  A.2~3人为宜
  B.5~8人为宜
  C.10 A.以J2为宜
  D.20人以上为宜
  15.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的程度是(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 ( )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C.学习者和学者
  D.学生的朋友
  E.学生学习的榜样
  17.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有(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科技革新
  E.学生发展
  18.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有( )
  A.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B.教学内容的特点
  C.学生的实际情况
  D.教师本身的素养
  E.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19.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道德品质
  B.公民素养
  C.学习能力
  D.交流与合作能力
  E.审美与表现
  20.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