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条 培训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各专业牵头部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警告直至取消培训资格,并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公布。取消培训资格的,在五年内不允许其开展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工作。 
(一)未严格执行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有关制度。 
(二)未使用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课程内容的设置、培训时间的安排等不符合相关规定。 
  (三)不具备独立培训能力,无法承担正常培训任务。 
  (四)组织管理混乱,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五)无办学许可证或收费许可证。 
  (六)无固定的教学场所。 
  (七)专职授课教师或师资数量、水平不符合要求。 
  (八)无正常财务管理制度,乱收费或变相摊派。 
  (九)出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培训资格。    (十)通过弄虚作假、伪造欺骗、营私舞弊等不法手段开具《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证书》或修改培训信息。 
  (十一)不及时上报继续教育培训学员名单、培训内容、学时、测试成绩等情况。 
  (十二)其他不宜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注册建造师应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接受培训测试,不参加继续教育或继续教育不合格的不予注册。 
  第二十七条 对于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取得《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证书》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继续教育记录,并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对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各专业牵头部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同意不符合培训条件的单位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 
  (二)不履行应承担的工作,造成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力的。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四)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注册建造师在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享有国家规定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建筑业企业及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用人单位应重视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工作,督促其按期接受继续教育。其中建筑业企业应为从事在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注册建造师提供经费和时间支持。 
  第三十条 各专业牵头部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细化本专业一级建造师、本行政区域内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管理的具体事项,包括培训单位推荐程序、编写选修课教材、编制课程安排、认定学时充抵、培训专职授课教师、确认合格人员名单、实行动态监管等内容。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