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停止出碴、加强支护
掌子面为强风化砂岩,节理发育、松散破碎、透水性强,掌子面积水积砂达一定程度后,其内压力与外压力平衡时,涌水涌砂自然停止,此时岩层内流砂沉积于岩体缝隙内,地下水位自然上涨,内水压力升高,掌子面沉积砂体不应及时清除,保持其内外应力平衡,及时加强风化段支护或浇筑永久钢筋砼。经验得知:如及时将堆积砂体清除,涌水涌砂最段在1小时内爆发,最长在12小时内爆发,但流砂量逐步减小,渗水量不变。
8.3 超前探孔、管棚支护
8.2条已分析出,岩层内为沉积砂体和高水位形成较高地内水压力,此时采用灌浆方法时,在流砂流动性和岩层内水压力的作用下会阻塞灌浆管道,效果不明显。即使采用高压注浆,其工程费用较大、工期较长,费时费工。宜采用管棚超前支护。
8.4 布置超前管棚
超前管棚的布置,应采用地质钻打设管径不小于ф89的钢管,钢管每节长度1m~3m为宜,间距20厘米。由于岩层为粉砂堆积体,必须封闭管棚间空隙,采用ф40管棚、钢筋网或其他方法填补空隙,以保证砂体不渗漏、渗水畅通的目的。
布置好超前管棚后,钢管内注入水泥浆液,加大管棚抗压、抗弯曲能力。必要时将ф40管制作为注浆花管,注入适量水泥浆,固结径向50厘米粉砂体,减少流砂渗漏。
8.5 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
形成ф89与ф40超前管棚支护后,进行爆破施工(能进行人工开挖时,尽量采用人工开挖,减小对岩体的扰动),开挖进尺控制在0.5米,同时采用多极爆破,即先爆破中间掏槽部分,后进行径向扩大爆破。周遍眼间距不大于30厘米、间隔装药单独爆破。
加强挂网喷浆支护,必要时挂设ф8钢筋网格局10厘米,超挖部分严禁使用片石回填,均使用喷C25砼回填。
必要时,浇筑永久钢筋砼。
9.不良地质洞段技术措施
9.1 勤测量、勤复核
不良地质洞段均有拱顶沉降、边墙位移变形等现象,施工过程中布置中线、高程点有经常变动的情况,所以应将控制点设置在牢固、可靠地段,并经常复核,应尽量减少中线、高程的非仪器过度次数。
9.2 采用方便快捷的仪器设备进行控制
不良地质洞段或坍方地段施工过程中工序繁多、干扰大,测量仪器在施工点不易操作,中线、高程点不易保留,固采用红外线导向仪是控制中线、高程的较好方法。
在直线隧洞施工过程中,采用红外线导向仪同时将隧洞中心线、隧洞某一点高程控制在一条直线上,便于施工人员随时使用、随时复核断面尺寸。
采用红外线导向仪使用过程中应熟练掌握,经常保养,经常对两端中线、高程进行复核。
9.3 适当放大结构尺寸、预留变形沉降量
不良地质洞段或坍方地段围岩松软、自稳能力差、拱部压力大,处理欠挖安全隐患大,费工费时影响工程进度,在施工或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预留沉降、变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