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基托进入制锁区
  E.基托进入组织倒凹区
  正确答案:E
  71.上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
  A.末端人工牙远中
  B.翼上颌切迹前方
  C.翼上颌切迹
  D.翼上颌切迹后方
  E.上颌结节
  正确答案:C
  72.下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
  A.末端人工牙远中
  B.磨牙后垫前方
  C.磨牙后垫前缘
  D.磨牙后垫1/3~1/2
  E.磨牙后垫后缘
  正确答案:D
  73.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平均厚度为
  A.1mm
  B.1.5mm
  C.2mm
  D.2.5mm
  E.3mm
  正确答案:C
  74.可摘局部义齿金属基托的平均厚度为
  A.0.2mm
  B.0.5mm
  C.1.Omm
  D.1.5mm
  E.2.Omm
  正确答案:B
  75.与金属基托比较,塑料基托
  A.美观,温度传导好,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B.美观,温度传导差,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C.美观,温度传导好,舒适,不易自洁,强度差
  D.美观,温度传导好,不舒适,易自洁,强度差
  E.美观,温度传导差,不舒适,不易自洁,强度差
  正确答案:E
  76.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体不应对基牙产生
  A.摩擦力
  B.吸附力
  C.脱位力
  D.矫治力
  E.正压力
  正确答案:D
  77.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的颊、舌臂和各固位体之间,尽量有
  A.摩擦力
  B.压力
  C.协调作用
  D.交互对抗作用
  E.交叉作用
  正确答案:D
  78.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摘戴义齿时,固位体对基牙会有侧方压力,会损伤基牙
  B.摘戴义齿时,固位体对基牙会有侧方压力,但不会损伤基牙
  C.摘戴义齿时,固位体对基牙应有侧方压力,但不应损伤基牙
  D.摘戴义齿时,固位体对基牙应无侧方压力,不损伤基牙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D
  79.可摘局部义齿上起辅助固位和增强稳定作用的部分称作
  A.卡环
  B.基托
  C.连接体
  D.支托
  E.间接固位体
  正确答案:E
  80.以下关于间接固位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B.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C.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D.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E.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弱
  正确答案:C
  81.卡环的
  A.卡臂位于基牙轴面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B.卡臂位于基牙轴面非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C.卡臂尖位于基牙轴面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D.卡臂尖位于基牙轴面非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E.卡臂起始部位于基牙轴面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正确答案:C
  82.卡臂的起始部分位于基牙轴面非倒凹区
  A.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合向脱位
  B.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侧向脱位
  C.起稳定作用,防止义齿合向脱位
  D.起稳定作用,防止义齿侧向脱位
  E.起支持作用,防止义齿龈向脱位
  正确答案:D
  83.卡臂尖位于基牙倒凹区
  A.防止义齿龈向脱位
  B.防止义齿后向脱位
  C.防止义齿前向脱位
  D.防止义齿合向脱位
  E.防止义齿侧向脱位
  正确答案:D
  84.卡环体为连接卡环臂、合支托及小连接体的坚硬部分,位于基牙轴面角的非倒凹区
  A.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合向移动
  B.起稳定作用,防止义齿侧向移动
  C.起支持作用,防止义齿龈向移动
  D.起固位和稳定作用,防止义齿合向和侧向移动
  E.起稳定和支持作用,防止义齿侧向和龈向移动
  正确答案:E
  85.为使基牙承受的作用力能顺牙长轴方向,防止基牙倾斜移位,支托凹底与基牙长轴的角度应为
  A.0°
  B.20°
  C.45°
  D.60°
  E.90°
  正确答案:B
  86.铸造合支托呈圆三角形,近合缘较宽,向合面中心变窄
  A.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4,双尖牙颊舌径的1/3
  B.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4,双尖牙颊舌径的1/2
  C.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3,双尖牙颊舌径的1/3
  D.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3,双尖牙颊舌径的1/2
  E.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的1/2,双尖牙颊舌径的1/3
  正确答案:D
  87.铸造合支托的长度为
  A.磨牙近远中径的1/4,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
  B.磨牙近远中径的1/4,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3
  C.磨牙近远中径的1/3,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
  D.磨牙近远中径的1/3,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3
  E.磨牙近远中径的1/2,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
  正确答案:B
  88.以下关于模型观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