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保护舌的边缘
  正确答案:B
  59.有哪些因素影响切道斜度的大小
  A.覆盖与覆合的程度
  B.上前牙向唇侧的倾斜度
  C.颞下颌关节给节后斜面的斜度
  D.补偿曲线的曲度
  E.下前牙向舌侧的倾斜度
  正确答案:A
  60.上下颌骨处于正中关系时,下颌可做多大范围的开闭运动
  A.15mm
  B.20mm
  C.25mm
  D.30mm
  E.35mm
  正确答案:B
  61.所谓“正中关系合”是指
  A.上下牙列间最广泛、最均匀的合接触
  B.下颌适居正中时形成的合接触
  C.咀嚼肌充分松弛时的合接触
  D.咀嚼肌处于协调收缩状态下发生的合接触
  E.无任何干扰性接触的合关系
  正确答案:B
  62.有关正中关系的定义中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下颌适居正中
  B.髁状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
  C.在适当的垂直距离下
  D.是一个稳定可重复的位置
  E.是一个功能性的位置
  正确答案:E
  63.正中关系弧为
  A.下颌在开闭口时所走的路线
  B.下颌在前伸运动时所走的路线
  C.下颌在侧方运动时所走的路线
  D.下颌在下颌后退位开闭口时所走的路线
  E.下颌从下颌后退位到大开口时所走的路线
  正确答案:D
  64."长正中"所指的滑动距离是
  A.由正中关系合自如地滑到正中合
  B.由正中合向前滑到正中关系合
  C.由正中关系合向前滑动到正中合
  D.由正中合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正中关系合
  E.由正中关系合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正中合
  正确答案:E
  65.正中关系合与正中合之间由不协调可变为协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A.咀嚼肌自行调整下颌运动避开干扰点
  B.牙齿位置的自行调整可消除干扰点
  C.经过反复训练可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变为协调
  D.改变正中关系位使之与正中合的关系相协调
  E.牙齿邻面磨耗使牙齿向近中移动,并使两者间距离增大
  正确答案:E
  66.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上下牙弓自然分开成一楔形间隙称
  A.颌间隙
  B.息止合间隙
  C.合高度
  D.颌间距离
  E.垂直距离
  正确答案:B
  67.下述与息止合间隙有关的因素中哪个不正确
  A.与合的类型有关
  B.与身体姿势有关
  C.与个体差异有关
  D.与牙列的完整性有关
  E.与精神情绪状况有关
  正确答案:D
  68.息止颌位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A.升降下颌诸肌的张力平衡所产生,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
  B.升降下颌诸肌不收缩,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
  C.形成息止合间隙,可以使舌位于此间隙内
  D.便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
  E.便于下颌由正中关系位自如的运动到非正中关系位
  正确答案:A
  69.息止合间隙一般为
  A.1~2.5mm
  B.1~3.0mm
  C.1~3.5mm
  D.1~4.0mm
  E.1~4.5mm
  正确答案:D
  70.下述前伸合平衡的影响因素中哪个不正确
  A.髁导斜度
  B.切导斜度
  C.牙尖工作斜面斜度
  D.横合曲线曲度
  E.合平面斜度
  正确答案:D
  71.下述影响到侧方合平衡的因素中哪个不正确
  A.非工作侧的前伸与侧方髁导斜度
  B.工作侧的前伸与侧方髁导斜度
  C.牙尖斜度
  D.横合曲线曲度
  E.工作侧的切导斜度
  正确答案:B
  72.合的类型可根据上下颌牙齿的接触情况分为
  A.中性合和近中错合
  B.正中合和正中关系合
  C.正中合和息止颌位
  D.正中合和非正中关系合
  E.双侧平衡牙合与单侧平衡牙合
  正确答案:E
  73.前伸合平衡是指下颌作前伸合时
  A.下颌无偏斜
  B.两侧合力相等
  C.后牙同时有平衡接触
  D.前牙切缘有1~3点接触
  E.前牙切缘有均匀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