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专业临床使用
  E.预防乳牙龋
  正确答案:31.D;32.E;33.B
  (34-36题共用题干)
  口腔预防科在某学校人群中验证一种含氟牙膏的防龋效果,对于研究方案的几个问题经讨论后确定下来
  34.由于学校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和活动,因此,实验分组按自然排列的顺序
  A.系统分组
  B.随机分组
  C.分层分组
  D.整群分组
  E.顺序分组
  35.实验周期预计3年,采用指数标准为
  A.DMFT
  B.dmft
  C.DMFS
  D.dmfs
  E.DEFT
  36.实验对象用的学生年级是
  A.1年级
  B.3年级
  C.4年级
  D.5年级
  E.6年级
  正确答案:34.A;35.C;36.B
  (37-40题共用题干)
  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技术组专家对某省调查人员进行了调查前培训,纠正了一些容易影响调查质量的不足之处
  37.根据WHO龋病诊断标准,下面一项不应诊断为龋齿
  A.病损有底部发软
  B.釉质有潜在的损害
  C.釉质上硬的白斑
  D.窝沟壁软化
  E.着色区软化凹陷
  38.临床检查不应该计为龋齿的牙是
  A.已充填无龋
  B.已充填有龋
  C.龋失牙
  D.桥基牙
  E.有继发龋
  39.经标准一致性检验不合格的检查者不能参加调查,不合格者的K值在
  A.O.1以下
  B.0.2以下
  C.O.3以下
  D.O.4以下
  E.O.5以下
  40.用牙周CPITN指数只检查6颗指数牙的年龄应在
  A.30岁以下
  B.20岁以下
  C.18岁以下
  D.15岁以下
  E.12岁以下
  正确答案:37.C;38.D;39.D;40.B
  (41-44题共用题干)
  在口腔预防保健培训班上,就龋病病因的讨论中,大家对细菌、饮食和宿主等因素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41.致龋菌中最主要的是
  A.乳酸杆菌
  B.粘性放线菌
  C.内氏放线菌
  D.变形链球菌
  E.血链球菌
  42.菌斑pH值变化的最主要作用是
  A.形成Stephan曲线
  B.使牙釉质脱矿
  C.细菌更容易凝聚
  D.菌斑成熟度增加
  E.唾液缓冲能力降低
  43.唾液与龋病的关系主要是
  A.冲刷作用
  B.为菌斑提供基质
  C.缓冲和再矿化
  D.免疫作用
  E.促进菌斑生长
  44.食物致龋作用主要表现在
  A.口感和味道
  B.加工方式和包装形式
  C.是否易消化
  D.口腔产酸力和滞留时间
  E.食物的精细程度
  正确答案:41.D;42.B;43.C;44.D
  (45-47题共用题干)
  全身用氟预防龋齿研讨会上,专业人员就各种措施和方法进行探讨,首先讨论的是饮水加氟
  45.饮水加氟是在哪国最先提出并实施的
  A.美国
  B.中国
  C.瑞典
  D.英国
  E.澳大利亚
  46.要取得最佳防龋效果,饮用加氟水应从
  A.孕妇开始
  B.出生开始
  C.幼儿园开始
  D.小学开始
  E.中学开始
  47.从牙面分析,最佳防龋效果是在
  A.唇面
  B.舌面
  C.颊面
  D.合面
  E.光滑面
  正确答案:45.A;46.B;47.E
  (48-49题共用题干)
  全身用氟预防龋齿研讨会上,专业人员就各种措施和方法进行探讨,而后讨论的是学校饮水加氟
  48.学校饮水加氟的氟浓度应为饮水加氟的
  A.2.5倍
  B.3.5倍
  C.4.5倍
  D.5.5倍
  E.6.5倍
  49.学校饮水加氟可以不必考虑
  A.当地是否饮水加氟
  B.是否会产生氟牙症
  C.当地是否属高氟区
  D.当地是否有氟污染
  E.以上都不必考虑
  正确答案:48.C;49.B
  (50-51题共用题干)
  全身用氟预防龋齿研讨会上,专业人员就各种措施和方法进行探讨,最后讨论的是口服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