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便于观察复合树脂充填窝洞情况应首选  A、瓷粉 B、二氧化硅 C、硅酸铝锂 D、钡、锶玻璃粉  $D 
  73、 在钉固位修复中,牙本质钉道的深度应置于牙本质内:  A、1.5mm B、1mm C、2mm D、2.5mm  $C 
  74、 牙本质湿粘接能提高粘接强度的主要原因是:  A、能够与管间牙本质粘接  B、能够与管周牙本质粘接  C、形成树脂突与牙本质小管嵌合  D、与牙本质中膨松的胶原纤维网形成杂化层  $D 
  75、 蠕变值高的银汞合金:  A、在遇到温度变化时易于膨胀  B、在遇到温度变化时易于收缩  C、易于产生充填物边缘缺陷  D、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C 
  76、 在银汞合金充填中使用固位钉:  A、应与牙齿长轴相平行  B、应放置尽可能远离牙髓处  C、应与牙齿表面相平行  D、数量越多越好  $C 
  77、 36和46牙尖白垩色缺损,最有可能的是:  A、中龋 B、浅龋 C、釉质发育不全 D、乳光牙  $C 
  78、 窝洞制备的基本要求是:  A、去净龋坏组织  B、固位形,抗力形  C、少切割牙体组织  D、保护牙髓  E、以上都是  $E 
  79、 空悬釉柱的处理原则是:  A、予以去除 B、全部保留 C、降低高度 D、以上都不是  $A 
  80、 目前认为与龋病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菌是:  A、乳酸杆菌 B、放线菌属 C、血链球菌 D、变形链球菌  $D 
  81、 龋病的牙位分布特征是:  A、颈部多于合面 B、下颌多于上颌 C、前牙多于后牙 D、邻面多于合面  $B 
  82、 龋病的好发部位是:  A、磨牙咬合面窝沟 B、后牙邻接面 C、前牙牙颈部 D、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  $D 
  83、 青少年龋患率高峰的年龄是:  A、2-5岁 B、5-8岁 C、6-12岁 D、15-26岁  $B 
  84、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理论是:  A、化学细菌学说 B、蛋白溶解学说 C、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D、细菌-食物-机体和时间四因素理论  $D 
  85、 在人类唾液中与龋病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抗体:  A、IgA B、S-IgA C、IgM D、IgM和IgA  $B 
  86、 邻面龋常开始于:  A、接触点 B、接触点合侧 C、牙龈游离龈下 D、接触点龈侧  $D 
  87、 龋病是一种复合因素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  A、细菌,酸、牙齿状况  B、细菌、食物、牙齿状况  C、细菌、食物,机体状况  D、细菌,食物、机体和牙齿状况以及致病因素滞留时间  $D 
  88、 在每平方毫米中,牙本质小管在近髓面数目与在牙釉质牙本质交界处的数目之比大约是:  A、1:4 B、1:3 C、4:1 D、3:1  $C 
  89、 唾液中所含的缓冲物质为:  A、碳酸盐和重碳酸盐 B、碳酸盐和氨基酸 C、重碳酸盐和尿素 D、重碳酸盐、尿素和氨基酸  $D 
  90、 变形链球菌致龋的特征是能使蔗糖形成:  A、不溶性细胞外多糖  B、可溶性细胞内多糖  C、不溶性细胞内多糖  D、可溶必细胞外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