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正文
0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前练习:三级信息管理习题(13)

www.zige365.com 2009-6-20 8:01:00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填空题,请将答案分别写在答题卡中序号为【1】至【20】的横线上。
(1)中断是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进行通信的主要手段,中断处理可分为保护断点保留现场、分析中断源确定中断原因、 【1】 和中断返回四个阶段。
(2)信息传输的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不被泄露与不被攻击的问题。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四种功能类型分别是截获、窃听、篡改和 【2】 
(3)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定义一些不同的映射方法,利用这些映射方法可以将 【3】 变换成软件结构。
(4)利用N-S图作为详细设计的描述手段时,常需要用两个盒子:数据盒和 【4】
(5)软件系统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 【5】 两类。
(6)在“学生一选课一课程”数据库中的两个关系如下:
S(SN0,SNAME,SEX,AGE)
SC(SN0,CN0,GRADE)
则与SQL命令SELECT S.sname,SC.grade FROM S,SC WHERE S.sno=SC.sno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6】 
(7)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描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物理结构或存储方式的模式是 【7】
(8)关系的参照完整性规则是指外键的值不允许参照不存在的相应表中的主键的值,或者外键的值等于 【8】
(9)数据仓库是面向 【9】 的、集成的、反映历史变化的、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
(10)研究系统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研究信息系统的运行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可行性称为 【10】 可行性。
(11)与所有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一样,信息系统也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或称运行可行性)三方面来论证。其中,主要论证新系统在企业或机构开发和运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引起的对企业或机构的影响,如企业的管理水平或企业领导和业务人员对系统开发规律的了解和认识,对系统开发的影响等,这属于【11】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2)系统分析通过了解企业的内外环境、企业的主体业务和业务流程,反映业务活动的数据及其结构以及对新系统进行效益分析,从而建立企业新的信息系统的【12】模型,即功能模型。
(13)在系统分析中,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元素、组合数据、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具体描述的工具是【13】
(14)现代企业级的信息系统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之一是将与具体的系统运行
环境直接联系(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等软件、硬件平台)的设计,该设计称为、 【14】
(15)一般认为,在任一企业内同时存在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它们分别是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15】
(16)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称为【16】
(17)定义企业过程的三类主要资源是产品/服务资源、计划和控制资源和 【17】
(18)战略数据规划中企业模型的建立分为三个层次:职能范围、业务活动和 【18】
(19)主题数据库与 【19】 有关,与一般应用项目无关。
(20)应用原型化策略是指对系统的基本需求理解后,快速实现系统对雏形作为最初系统的模型。然后,用它不断与用户沟通。随着项目参加者对问题及可能的答案的理解程度的加深,模型被逐步地 【20】 和扩充,直至系统建成投入运行。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0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前练习:三级信息管理习题(
0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前练习:三级信息管理习题(
0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前练习:三级信息管理习题(1
0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前练习:三级信息管理习题(1
0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前练习:三级信息管理习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