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审计师>学习指导>正文
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复习指导:审计概述

www.zige365.com 2011-1-13 15:40:25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人们把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理解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时,应当进一步明确其含义:

  (1)受托经济责任是不断演进的,它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实施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其他国家的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中国社会审计的演进

  二、审计的含义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职能)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按照实施审计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二)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

  审计主体通常是指审计关系中的审计人,即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或委托)而实施审计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

  审计客体是接受审计人审计的经济责任的承担者和履行者,即被审计单位。

  (三)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是以各种资料反映的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是审计行为所指向和作用的承受体。简而言之,审计对象是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

  三、审计的独立性

  (一)审计独立性的表现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表现在组织机构、业务工作、经济来源和人员上的独立等多方面。

  组织机构的独立是审计工作独立性的保障。

  业务工作上的独立是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扰,并且审计人员要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对被审查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

  经济来源上的独立是审计工作保持独立性的物质基础。

  人员上的独立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活动。

  (二)国内外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表述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1审计师审计专业知识习题:多选题(2)
2011审计师审计专业知识习题:多选题(1)
2011年审计师审计专业知识习题:单选题2
2011年审计师审计专业知识习题:单选题
2011审计师辅导题_如何提高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