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一、症状 分流量小,常无症状。中度分流量以上,有劳累后心悸,气喘,乏力和咳嗽。少数病例有发育障碍,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如已发生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则出现呼吸困难且日渐加重,紫绀等。
二、体征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Ⅱ肋间偏外侧有响亮的连续性杂音。向左上颈背部传导。伴有收缩期或连续性细震颤。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可能仅听到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及分裂,肺动脉瓣可有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分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多。增速,心尖部有短促的舒张中期杂音。可有周围血管体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增强,脉压加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杜氏征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X-线 轻型可正常。分流量大者,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干凸起,搏动增强。左心房、左、右心室增大、主动脉扩张。
二、心电图 中度分流者有左心室肥厚,较大分流者有左、右心室肥厚,左心房肥大。
三、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增宽,并可显示未闭动脉导管管径与长度。多普勒超声可于主、肺动脉远端测出收缩与舒张期湍流频谱。
四、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平均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0.5%容积以上。肺动脉高压有不同程度增高,有时心导管可自肺动脉通过未闭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必要时作主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并能明确未闭导管位置、形态及大小。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杂音,X-线与心电图常可作出诊断。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检查能进一步明确畸形部位、形态及大小。但需注意与其他能引起连续性杂音的疾病进行鉴别。
一、主、肺动脉隔缺损 与动脉导管未闭有类似的杂音性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肺动脉隔缺损的杂音位置偏低,患者易较早出现肺动脉高压,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后壁有造影剂通过,超声波检查也有助于鉴别。
二、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 本病突然发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病程进展较快。右心导管检查可发现破入处血氧含量高,升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窦影模糊,主动脉、左心室(或房)与肺动脉同时显影。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内径增大,二尖瓣活动速度增快辐度增大、主动脉前壁于舒张早期向右室流出道膨出,肺动脉,右心室及左心房内径增大,若窦瘤破裂可见异常分流。
三、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见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