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以下两方面: 
  ①有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②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3.给药途径 
  4.给药次数 
  5.疗程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