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护士>复习指导>正文
201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

www.zige365.com 2011-3-16 21:41:51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1.建立静脉通路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为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较难做到的,因此必须注意:(1)选择最大、最易穿刺部位的静脉,如股静脉、肘正中静脉、踝部大隐静脉等。而平时常用以输液用的头皮小静脉,往往因塌陷既不易穿刺成功,也不宜快速输液或给药,故在急救时不宜选用头皮小静脉。(2)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应中断复苏术的进行,因此应选择远离操作部位,如选择臂、手、腿、脚处的大静脉,不妨碍按压术的进行。

2.中心静脉插管中心静脉通路是较通畅的给药途径,很少有药物渗出,但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费时长,且要有熟练的技术,要求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如能迅速安全的建立成功此通路,可以考虑使用。可供穿刺的静脉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静脉、腋静脉、股静脉等,其中以颈外静脉和股静脉较常选用,由于股静脉易固定,内径较粗,以及所处的部位不干扰复苏术的进行,首先被考虑选用。小儿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较成人多见,如全身感染、动静脉出血、血栓形成、静脉炎等,因此非不得已一般不首先选用中心静脉途径。

3.骨内通道20世纪40年代,该通路即被应用于临床,且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方法,能用静脉通路输注的药物和液体,都可以通过骨内途径给予。

4.气管通路静脉或骨内通路是最好的给药、补液途径,但在复苏过程中,若已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且在3~5min内上述通路仍未建立成功,在紧急状况下也可以气管内给药,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纳洛酮等,但气管内给药的剂量应大于常规静脉给药的剂量。

5.心内注射给药曾被认为是传统的复苏方法,但认识到该途径给药弊大于利,有许多缺点,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主张心内途径给药,使用心内途径存在的问题是:(1)必须中断心外按压术的进行,影响复苏;(2)有可能导致气胸、冠状动脉损伤、心包填塞等并发症;(3)药物一旦注入心肌内可致室颤、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等严重后果。穿刺部位同心包穿刺,进针最佳部位在剑突下与左肋弓夹角处,或胸骨左缘第5肋间或第4肋间。

复苏时常用的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钙剂、碳酸氢钠、葡萄糖、利多卡因、多巴胺。

点击查看更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11年护士资格考试复习:滴虫性阴道炎治疗原则
11年护士资格考试复习:滴虫性阴道炎诊断依据
11年护士资格考试复习:滴虫性阴道炎的特点
名师指点:护士资格考试备考六点忌讳
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新政策”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