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护士>复习指导>正文
中医护理:感冒时的用药护理

www.zige365.com 2011-3-8 16:06:52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西洋参、红参、黄芪、冬虫夏草等补药,无疑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药物了。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它们既能补养身体,而且无毒无害,于是长期服用。殊不知,这些补药有时候也会“帮倒忙”。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得了感冒后,一边治疗,一边吃西洋参。结果两三天后,不仅感冒没好,反而出现食欲不振、舌苔黄腻,变得更加不舒服了。这些患者停止服用补药后几天,症状就明显好转了。

  中医有这样的理论:在“有旧疾、又生新病”的情况下,暂时不要急于治疗旧疾,先治好新病再说。因为如果不全力治好新病,新病也会拖成旧疾,那时情况就不妙了。

  如果新病是“外感病”,即由外邪侵入导致的疾病,如感冒等,而旧疾属于“体虚、内伤”等需要补益治疗的疾病时,这种冲突就显得更加明显了,“感冒时不能吃补药”,主要就指这种情况。

  感冒时吃补药有几大害处:

  首先,治感冒需要发汗解表、驱散病邪,西洋参等补药非但没有这种功效,而且壅滞肌表,有碍发散外邪;

  其次,吃补药在给身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会给病邪提供营养,让细菌、病毒更有生命力,从而“闭门留寇”,反而加重了病情;

  再次,补药使用不当会生湿生热,导致中气壅滞、气机不畅,影响脾胃功能,这不利于患者调养身体、恢复健康;

  最后,补药很可能会和治疗新病的药物发生冲突,对患者机体产生损伤。

  而且,有些新病就是因为对旧疾补得太过所致,治新病时不停补药,会加重病情。

  当然,患上了感冒等外感性疾病时,倒也不是绝对不能服用补药。中医也有“扶正祛邪”的疗法――一边补养正气,一边祛除外邪。但这要精细地调整扶正和祛邪药物的比例。普通患者恐怕难以掌握好“度”。因此,感冒时还是对补药“退避三舍”才好。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1年金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确认材料通知
浙江金华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报名现场确认工作通知
宁波江北区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安排通知
余姚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确认材料
2011年重庆万州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确认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