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复苏* 
  考试大纲要求 
| 
 1.概述   | 
 定义   | 
 掌握   | 
| 
 心跳跳呼吸骤停的类型   | 
 了解   | 
| 
 心跳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 
 熟练掌握   | 
| 
 2.心肺脑复苏   | 
 (1)初期复苏  
(2)二期复苏  
(3)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   | 
 熟练掌握   | 
  * 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 
  一、概述
  ★★【定义】复苏是指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心跳呼吸骤停类型】心搏停顿、心室纤颤、心-电机械分离。
  ★★★【心跳呼吸骤停诊断】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没有呼吸动作(自主呼吸停止)。
  二、心肺脑复苏
  ★★★(一)初期复苏(现场抢救):最紧迫,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地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1.气道开放(A):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或异物,托颈压额。
  2.人工呼吸(B):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最有效方法,首先连吹气2次。
  3.人工循环(C):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两臂伸直、垂直下压使胸骨下移4~5cm,速度均匀按压。
  4.注意事项
  (1)成人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同时进行比例为30:2(单人或双人比例相同);
  (2)心脏按压用力适当,防止用力过猛引起肋骨折;
  (3)小儿抢救:单手掌根按压胸骨中段,下压2~3cm;新生儿2拇指按压胸骨中点,下压1~2cm,100~120次/分。
  (4)抢救不可轻易间断,并积极准备二期复苏。
  5.按压有效标志:大动脉出现搏动;收缩压8.0kPa(60mmHg)以上;瞳孔缩小,紫绀减退;自主呼吸恢复,神志恢复。
  ★★★(二)二期复苏(药物与器械复苏)
  1.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
  2.采用机械人工呼吸:简易气囊呼吸器(捏皮球)、麻醉机、自动人工呼吸机。
  3.应用复苏药物:首先采用静脉给药;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首选药物,其次阿托品、利多卡因等。
  4.心电图监测。
  5.除颤和起搏。
★★★(三)脑复苏及复苏后护理
  1.脑复苏及护理
  (1)降温:增强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药物降温后再物理降温(冰帽、冰袋放置颈腋腹股沟),降至35~33℃,降温持续至病人神志恢复;复温先撤物理降温,体温恢复1~2天后停降温药。
  (2)脱水:降低脑水肿,常用药物20%甘露醇,200~250ml 15~30分钟滴完,6小时重复用。
  (3)激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静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4)改善脑细胞代谢:脑活素、能量合剂等。
  (5)高压氧:有利于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恢复,复苏后2月进行高压氧治疗。
  (6)镇静止痉:抽搐给安定、苯巴比妥钠等,癫痫发作应用苯妥英钠。
  2.复苏后治疗及护理。
  【例题】
  1.脑复苏进行降温时腋下体温最好维持在
  A 36.5~36℃
  B 36~35℃
  C 35~33℃
  D 33~30℃
  E 小于30℃
  正确答案 C
  2.(B型题)
  A 降温、脱水
  B 纠正低血压、强心
  C 纠正酸中毒
  D 高压氧治疗
  E 给高浓度氧
  (1)心肺复苏后早期为减轻脑缺氧的重要措施是
  正确答案 A
  (2)心肺复苏后循环功能不足应
  正确答案 B
  (3)心肺复苏后2月,为促进脑细胞回复可采取措施是
  正确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