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身性感染*
  ★★【病理生理】
  1.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常见有大肠杆菌、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脓毒症严重,多见于肠道、胆道、泌尿道感染和大面积烧伤。寒战或间歇发热、四肢厥冷和三低现象(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低、低血压),早期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且持续时间长。
  2.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于血液播散在体内形成转移性脓肿,如痈、急性****炎等;
  3.无芽孢厌氧菌:2/3厌氧菌感染伴有需氧菌感染,形成脓肿有粪臭味。
  4.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等,属于条件致病菌。症状酷似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感染,常同细菌感染混合存在,临床不易区别容易漏诊。
  ★★★【临床表现】菌血症、脓血症不同之处:
  1.菌血症:稽留热;血培养常为阳性;一般不出现转移性脓肿。
  2.脓血症:弛张热;寒战高热时抽血细菌培养阳性;第2周腰背、四肢皮下等不断出现转移性脓肿。
  ★★★【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或降低、核左移、出现中毒颗粒。
  2.不同程度氮质血症、溶血、尿蛋白和管型、酮体。
  3.血液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应多次培养。
  4.脓液、胸腹水、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
  5.X线、B超、CT确诊脓肿。
  ★★【治疗要点】
  1.处理原发病灶。
  2.控制感染:培养前及时、足量、有效、联合应用抗生素,培养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有效抗生素;真菌感染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有效、针对性强抗生素及应用抗真菌药。
  3.全身支持治疗。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病情观察。
  3.监测体温:高热降温,寒战高热时进行血液细菌或真菌培养。
  4.遵医嘱及时、准确输液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