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肿瘤病人的护理 
  考试大纲要求 
| 
 1.概述   | 
 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肿瘤分期、治疗要点、预防   | 
 掌握  
掌握   | 
| 
 2.护理*   |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放射致礼病人的护理  
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化学治疗病人的护理   | 
 掌握  
熟练掌握   | 
  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
  一、概述
  ★★【分类】
  1.良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膨胀性生长,不发生转移,长在重要部位可威胁生命,有些可恶性变。
  2.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浸润性、破坏性、无规律性生长,并发生转移危害生命。
  3.交界性肿瘤:形体上属良性,但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容易复发。
  ★★【病因】
  1.内源性促癌因素:遗传倾向性、内分泌、免疫和营养因素。
  2.外源性致癌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癌前病变。
  ★★【病理】
  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癌前期、原位癌、浸润癌3个阶段。
  2.肿瘤细胞的分化:高分化恶性低,低分化(或未分化)恶性高、预后差。
  3.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4.生长方式:良性膨胀性生长,彻底切除后少有复发;恶性浸润性生长,局部切除后极易复发。
  5.生长速度:良性生长缓慢,病程长;恶性生长快、发展迅速、病程短。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1)良性:肿块表面光滑、易于推动,无疼痛。
  (2)恶性: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活动度小甚至固定,侵犯神经时疼痛难忍,晚期出现转移症状。
  2.全身表现:良性和恶性肿瘤早期均无明显表现。恶性中晚期有乏力、消瘦、贫血,晚期恶病质。
  3.辅助检查:化验检查及肿瘤标记(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影像学检查、内镜治疗疗,病理检查是肿瘤定性诊断。
  ★★【肿瘤分期】
  (1)TNM分期:T(原发肿瘤),N(淋巴结),M(远处转移)。
  (2)肿瘤发展程度:根据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在字母后标以数字0~4表示,1小、4大、0无。
  如T0原发性肿瘤N0无淋巴结肿大M0无远处转移;T4原发肿瘤大、并且广泛浸润。
  ★★【治疗要点】目前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征疗。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2.化学治疗:静脉注射、静脉冲入、静脉点滴、动脉注射、动脉插管和区域灌注等。
  3.放射治疗:单独使用或手术前后辅助治疗。
  4.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6.内分泌治疗。
  ★★【预防】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2.二级预防: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肿瘤诊断及治疗后康复,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4.其他措施:控制恶性肿瘤发病,如肿瘤高发区防癌普查。
二、护理*
  ★★【肿瘤病人心理特点和护理】
  心理反应:震惊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抑郁期、接受期。
  ★★★【手术治疗病人护理】
  1.营养和饮食:改善营养状况。
  2.术前准备:注意防止恶性肿瘤扩散。如反复检查与挤压容易使瘤细胞脱落进入小静脉而增加扩散机会;备皮时应动作轻柔,忌用力擦洗;结直肠癌灌肠选用细肛管、多涂润滑油、轻轻插过肿瘤部位,大量低压灌肠,并缓缓拔出肛管,让病人用手纸按压肛门部等。
  3.功能锻炼:乳癌根治术、开胸术、全喉切除术、截肢术等术后活动方法。
  ★★【放疗病人护理】
  1.全身反应护理
  每次照射后静卧半小时;补充大量维生素;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1/周,降至3000/mm3或80000/mm3暂停治疗,并给生血药物,严重者少量多次输血,注意消毒隔离。
  2.局部反应护理
  皮肤反应(可出现一度反应和二度反应,但不可出现三度反应);观察皮肤和口腔、食管及小肠黏膜(全腹照射)反应,并采取相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