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学专业考试>复习指导>正文
中药士复习重点:2015年初级中药士复习辅导资料——中药品质变异

www.zige365.com 2014-10-14 10:51:47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导语及核心内容:2015年初级中药士考试教材已到货,为确保考生高效复习及做好准备工作,中药学专业考试网考试复习提醒,中药士复习重点:2015年初级中药士复习辅导资料——中药品质变异供考生参考及学习,另提供中药学考试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考试真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

全新上线:    2015年中药学专业网上通关课程 招生


2015年中药学(士、师、中级)考试教材 选购:http://www.110book.com/class2/361.html

2015年中药学专业考试题库(免费试用及下载):http://www.110book.com/class3/879.html

卫生专业资格(中医类)教材 更多卫生专业资格(中医类)教材
2015年中药专业(初级中药士)考试教材+习题精选+模拟试卷 全套3本
市场价: 192
现 价: 169
节 省: 23元
详细介绍
购买
2015年中药专业(初级中药师)考试教材+习题精选+模拟试卷 全套3本
市场价: 227
现 价: 200
节 省: 27元
详细介绍
购买
2015年中药学中级 主管中药师考试教材+习题精选+模拟试卷 共3本
市场价: 260
现 价: 229
节 省: 31元
详细介绍
购买
2015年中医内科专业(中级)考试大纲与细则(教材)+习题精选+试卷 共3本
市场价: 236
现 价: 208
节 省: 28元
详细介绍
购买



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逐渐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一、霉变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所致的发霉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

  ①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菌寄生 许多中药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和粘液质。

  ②受潮湿的影响 特别是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容易吸潮。

  ③中药本身"发汗" 中药当受到闷热时内部的水分会蒸发到表面,称之"发汗"。

  ④生虫后引起霉变 中药被虫蛀后,害虫在生活的过程中药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因此温度升高、湿度增加,所以引起霉变。

  二、虫蛀

  (一)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药效。

  (二)中药害虫的危害性

  ①将中药蚀空,使重量减少,有效成分失去,疗效降低。

  ②害虫在中药内排泄粪便,分泌异物,残体或尸体留存,造成不洁和污染。

  ③害虫本身是带菌的媒介

  ④中药被蛀后,有的品种易泛油(当归、党参),引起进一步质变

  ⑤加大损耗,带来经济损失。

  三、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白芷、山药、天花粉等由白色变为黄色;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因此,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饮片的外观,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内在质量。变色的发生往往是中药失效。变色的主要原因是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不稳定,或由于酶的作用发生氧化、聚合、水解等。

  (一)变色的原因

  1、因酶作用引起的变色 含黄酮苷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类的易变色。

  2、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

  3、非酶引起的变色 有的中药所含蛋白质内的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生成大分子的棕色化合物所致;也有的中药所含的糖或糖醛酸类分解成糠醛或其他类似的化合物,含有活泼羟基。此外,烘烤或暴晒,温度升高,虫蛀后硫磺熏蒸均可变色。中药的变色与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氧的作用及日照分不开。

  (二)易变色的中药

  一些色泽鲜艳的药物:玫瑰花、月季花、梅花、款冬花、菊花、红花、金银花、扁豆花、槐花、莲须、莲子心、橘络、佛手片、通草、麻黄等易变色。
四、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饮片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常因受热而使其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含粘液质(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天冬、麦冬、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等;动物类药材(刺猬皮、九香虫等)躯体易残,色泽加深,外表呈油样光泽,"哈喇"气味浓烈。

  (一)泛油的原因

  (1)中药本身的性质 一般含油脂较多的种仁类中药;含糖、粘液质较多的药材。

  (2)温、湿度的影响 温度高油性物质易外溢,所以易走油的药材避免高温。同时含水过多,呼吸作用增强,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加上推积热量无法逸散,导致走油变质。所以此类药材必须防潮、防热,置阴凉干燥处。

  (3)贮藏保管不当

  ①含有植物油脂的中药,由于色素和长期与空气中的氧接触,逐渐被氧化,造成油脂分解,使色泽加深,气味变异。

  ②含有粘液质的中药吸湿性强,经湿热作用,在氧化作用促使下,糖及糖酸类物质被分解,产生了糠醛和其他的类似化合物,出现色深、质软、糖分外溢,手拿有粘腻感。

  ③动物中药的走油主要是动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被氧化后,产生有机化学反应,由氧化物再分解成为有异味的醛酮类物质,而具有强烈的"哈喇味"

  ④贮藏年限的影响。储藏时间较长,自然变化走油变质,如天冬。

  (二)易泛油的中药的分类

  1、极易泛油的中药 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仁、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猬皮、蛤士油、壁虎、蝼蛄、蟋蟀、斑蝥虫、牛虻虫、蜈蚣、红娘虫、青娘虫、乌梢蛇、蕲蛇、蛤蚧、鹿筋等。

  2、较易泛油的中药 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防风、胡黄连、白术、知母、桔梗、百部、紫苑、独活、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玉竹、川芎、木香、苍术、火麻仁、巴豆、黑芝麻、千金子、白果、枣仁、瓜蒌仁、莱菔子、砂仁、草蔻、金樱子、荜澄茄、槐角等。

  以上两类都易发霉。枸杞子易变色,生虫。除豆蔻、砂仁、草蔻、千金子、荜澄茄、大枫子、巴豆外,都易生虫。

  五、气味散失:是指中药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

  药物固有的气味,是由其所含的各种成分决定的,这些成分大多是治病的主要物质,如果气味散失或变淡薄,就会使药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药效。药物发霉、泛油、变色,均能使药物气味散失;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沉香等,由于受温度和空气等影响,也会逐渐失去油润而干枯,以致气味散失;豆蔻、砂仁粉碎后,气味会逐渐挥发散失等等。

  (一)中药气味散失的原因

  挥发油散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温度升高,湿度增大或药材受潮均可加速。另外中药包装不严,也会造成自然挥发损失。

  (二)易散失气味的中药

  含有挥发油的中药,以伞形科、木兰科、樟科、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及姜科中的药材中含量较丰。

  根类药材: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风

  根茎类:川芎、生姜、羌活、苍术

  茎木类:檀香、降香、沉香等

  皮类: 厚朴、肉桂

  叶类药材:艾叶、紫苏叶等

  花类:玫瑰花、丁香、番红花、金银花、月季花等

  果实种子类 茴香、花椒、吴茱萸、香苑、枳壳、枳实、广陈皮、青皮、白豆蔻、砂仁、肉豆蔻;

  草类:藿香、薄荷、荆芥、茵陈、香薷

  其他:樟脑、乳香、没药、苏合油、麝香、冰片、阿魏、龙涎香等。

  六、其他变异

  1.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月石、硼砂、芒硝等。

  2.潮解溶化:是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药物,这些饮片一旦变异后更难贮藏。

  3.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因受热发粘而连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阿胶、乳香、鹿角胶、龟甲胶、儿茶等。

  4.腐烂:是指某些新鲜的饮片,因受温度和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引起闷热,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而导致腐烂败坏的现象,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饮片一经腐烂,即不能再入药。

 

上一篇:2015年初级中药士复习辅导资料之中药药剂学:安肺散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5年初级中药士复习辅导资料之中药药剂学:安肺散 
2015年初级中药士复习辅导资料之中药药剂学:粉碎常用
2013年中药士复习辅导:液体制剂分类
2013年中药士复习辅导:黄芪-补虚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