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基础理论_血的失常_血瘀

www.zige365.com 2009-11-23 22:43:59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概念: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或郁滞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

  形成:血瘀形成的原因,多由于气机郁滞,血行受阻而成瘀;或气虚推动血行无力而血行迟缓不畅而成瘀;或痰浊阻滞脉道,导致血行不畅而成瘀;或寒邪侵入血分,血寒而凝,形成血瘀;或邪热入血,煎灼血液而成瘀;或外力挫伤脉络,或产后恶露不下(或恶露不净)而成瘀。总之,这些原因,均足以形成血瘀病变,甚则血液凝结而成为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病变的病理性产物,但在瘀血形成之后,则又能阻滞脉道成为血瘀形成的一种原因。

  表现:血瘀病变,主要表现为血行郁滞不畅或血液凝结而成瘀积。故血瘀可发生于全身,亦可发生于局部。局部的血瘀,可以发生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任何部位。血瘀阻滞,阻碍气的运行,可形成气滞,气滞血瘀,形成恶性循环,则可使脉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发为疼痛,且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血瘀发展,可致局部血液瘀积,凝结而成瘀血,甚则可发展成为肿块,中医临床称为“癥积”。同时并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红缕等症。

  此外,血瘀病变反过来加剧气机的阻滞,则又可见肢体麻木,局部组织肿胀等症。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基础理论_血的失常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基础理论_气机失调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基础理论_气机失调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基础理论——气机失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基础理论_气机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