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肢体外周筋肉的系统,依照十二经脉的循行,全身的筋肉按部位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十二经筋作为经络系统的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的正常维持,依赖于经脉和络脉等的渗灌气血而得到濡养,并直接受十二经脉的调节。
  基本特点
  经筋的循行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却不尽相同。经筋在周身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都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经筋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
  基本功能
  1.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宗筋,就是大的筋肉。机关,即是关节。即是说经筋有联缀和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2.保护作用:筋肉除附着于骨骼外,还满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机体起着保护作用。
  循行部位
  手足三阳的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的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内侧,有的亦进入胸廓和腹腔。具体循行分布如下:
| 
 足三阳经筋   | 
 足三阴经筋   | 
 手三阳经筋   | 
 手三阴经筋   | 
| 
 足 太 阳 经 筋   | 
 足 太 阴 经 筋   | 
 手 太 阳 经 筋   | 
 手 太 阴 经 筋   | 
| 
 足 少 阳 经 筋   | 
 足 少 阴 经 筋   | 
 手 少 阳 经 筋   | 
 手 厥 阴 经 筋   | 
| 
 足 阳 明 经 筋   | 
 足 厥 阴 经 筋   | 
 手 阳 明 经 筋   | 
 手 少 阴 经 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