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
  ① 震颤: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② 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
  12、心脏间接叩诊
  (1)叩诊手法、姿势;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
  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
  右 界(cm) 肋 间 左 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注: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13、心脏听诊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
  ①二尖瓣:位于心尖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
  ②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③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⑤三尖瓣:胸骨左缘第4、5肋间
  (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 肺动脉区 主动脉区 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