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变化:
  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可稍向上,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心室皆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可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4、如触到震颤则可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时。舒张期心尖部可触及心前区震颤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5、梨形心见于二尖瓣狭窄;
  6、心界向左下扩大见于左心室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故又称主动脉型心。
  7、左心界的构成:
  8、听到心脏杂音如何描述?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9、心脏杂音分6级。2/6级收缩期杂音。
  10、奔马律:病理性S3、S4,心率>100次/分时称为奔马律。
  11、水冲脉:由于脉压增大所致。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见于动脉导管未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
  1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水冲脉、交替脉、射枪音、毛细血管搏动征。
  13、腹部视诊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14、全腹膨隆见于肥胖、妊娠或腹水、腹内巨大包块、腹腔积液、腹内积气。
  15、门脉高压时,于脐部可见簇曲张静脉向四周放射,如水母头状,又称海蛇神头;下腔静脉阻塞时,曲张的静脉大都分布在腹壁两侧,脐以下的腹壁曲张静脉血流方向也转向上;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或胸壁的浅静脉曲张,血流均转向下方。
  16、反跳痛由于腹膜壁层受炎症累及,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牵拉引起疼痛,多见于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时,也见于原发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