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贫血  | 
 1.贫血概论*  | 
 (1)诊断标准 
(2)分类 
(3)临床表现 
(4)诊断步骤 
(5)治疗原则、输血指征及注意事项  | 
 掌握  | 
| 
 2.缺铁性贫血*  | 
 (1)铁代谢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 
 掌握  | 
| 
 3.巨幼细胞贫血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治疗  | 
 掌握  | 
| 
 4.再生障碍性贫血  | 
 (1)分型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 
 掌握  | 
| 
 5.慢性疾病性贫血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 
 掌握  | 
| 
 二、溶血性贫血  | 
 1.溶血性贫血概述  | 
 (1)发病机制与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步骤 
(4)溶血的实验室检查 
(5)确定溶血性贫血原因的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 
 掌握  | 
| 
 2.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1)发病机制 
(2)实验室检查 
(3)诊断 
(4)临床类型和防治  |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 
|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1)异常血红蛋白病 
(2)海洋性贫血  | 
 了解 
掌握  | 
| 
 4. 血红蛋白病血  |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诊断 
(4)治疗  | 
 掌握  | 
| 
 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 
(5)治疗  | 
 了解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 
| 
 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诊断 
(4)治疗  | 
 掌握  | 
| 
 三、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 
    | 
 (1)定义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 
 掌握  | 
| 
 四、白血病*  | 
 1.急性白血病  | 
 (1)FAB和MIC分类 
(2)临床表现 
(3)血象和骨髓象特征 
(4)细胞化学染色在分型中的意义 
(5)治疗原则 
(6)常用化疗方案 
(7)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治方法 
(8)骨髓移植指征  | 
 掌握  | 
|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1)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 
(2)Ph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标记 
(3)临床分期 
(4)诊断及其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要点 
(5)治疗  |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定义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 
 熟悉  | 
| 
 五、骨髓增生症异常综合征(MDS)  | 
    | 
 (1)定义 
(2)FAB分型 
(3)MDS的病态造血表现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 
 熟悉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六、淋巴瘤  | 
    |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基本病理分类 
(3)临床分期 
(4)临床表现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 
 掌握  | 
| 
 七、多发性骨髓瘤  |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八、恶性组织细胞病  | 
    | 
 (1)病理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九、骨髓增生性疾病  |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掌握  | 
|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十、脾功能亢进  |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掌握  | 
| 
 十一、出血性疾病  | 
 1.概述*  | 
 (1)正常止血和凝血机制 
(2)分类 
(3)诊断  | 
 掌握  | 
| 
 2.过敏性紫癜  | 
 (1)病因 
(2)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诊断和鉴别诊断 
(3)治疗  | 
 掌握  | 
| 
 4.血友病  | 
 (1)病因与遗传规律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和预防  |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 
|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 
 (1)病因 
(2)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 
 掌握  | 
| 
 十二、输血与输血反应  | 
    | 
 (1)适应证、禁忌证 
(2)成分输血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 
(3)输血反应与处理  | 
 掌握  | 
| 
 十三、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 
    | 
 (1)骨髓穿刺部位 
(2)骨髓液吸取和涂片注意事项 
(3)骨髓穿刺的禁忌证 
(4)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的内容  |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