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B   3.C   4.C   5.D   6.D   7.C   8.D   9.D 
10.D   11.C   12.C   13.B   14.D   15.B   16.C   17.D   18.C   19.D   20.A 
21.D   22.C   23.C   24.B   25.A   26.D   27.B   28.A   29.D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ABDE    32.ABC     33.CD     34.ACE     35.BCE  
36.CD      37.ABCD    38.ACDE   39.BCD     40.AC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1)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和创造经济规律。(2分) 
    (2)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2分) 
    (3)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2分) 
42. (1)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3分) 
    (2)内容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3分) 
43. (1)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构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只能来自价值。(2分) 
    (2)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因为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的变动最终必然归结为价值的变动。(2分) 
    (3)虽然个别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全社会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2分) 
44. (1)垄断资本依靠其垄断地位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使自由竞争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因在相当大程度上削弱了。(3分) 
    (2)为了维持垄断价格和避免无形损耗,垄断组织会阻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例如收买专利权并把新发明成果搁置起来。(3分) 
45. (1)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2分)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第一需要,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2分) 
    (3)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每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只是自己的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也只能以劳动为依据。(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满分共20分) 
46.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1分) 
    (2)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①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工人的劳动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资本家。(2分)②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结底是由工人创造的,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的。(2分)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不断再生产出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分) 
    (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出商品、剩余价值,而且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雇佣工人,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3分) 
47. 股份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分) 
    (1)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社会闲散资本形成社会化资本,能通过资本转移,优化投资结构。(3分) 
    (2)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股份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责权利分明,能极大提高企业的效率。(3分) 
    (3)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股份公司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企业对股东的投资所形成的全部财产拥有法人财产权,它使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得到了保证。(3分) 
48. (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2分)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大体平衡。(3分)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二是国家对国民经济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3分)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目标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