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部用于积累 
  B. 全部用于消费 
  C. 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 
  D. 用于积累的部分划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两部分 
  E. 用于消费的部分是指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36. 平均利润率是 ( ) 
  A. 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 各部分之间的资本家竞争的结果 
  C. 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各企业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E. 资本在部门间自由转移和追逐有利投资场所的结果 
  37.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 )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耗费转化为商品的生产成本 
  B. 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生产成本的增加额 
  C. 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 剩余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 
  E.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 
  38. 借贷资本的利息 ( ) 
  A. 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 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C. 是企业的全部利润 
  D. 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E. 体现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分割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39.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是 ( ) 
  A. 由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 
  B. 由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形成的 
  C. 由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 
  D. 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形成的 
  E. 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形成的 
  40. 马克思主义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时 ( ) 
  A. 严格地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B. 以生产力为标准 
  C. 以道德原则为标准 
  D. 不否定它的历史作用 
  E. 不要剥削者个人对既有的生产关系负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42. 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的关系是什么? 
  43.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44.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本质和内容。 
  45. 简述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满分共20分)在46、47、48 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48题无效。 
  46. 试述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 
  47. 试述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48. 试述商业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