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半资本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2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A. 发展富农经济 B. 消灭富农经济 
  C. 限制富农经济 D. 保存富农经济 
  2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3. 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 ) 
  A. 无偿没收 B. 四马分肥 
  C. 核价收购 D. 实行定息 
  2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是( ) 
  A. 如何恢复国民经济 B. 如何巩固新生政权 
  C. 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 D.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5.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 
  A. 日本模式 B. 德国模式 
  C. 苏联模式 D. 西欧模式 
  26.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 不要四面出击 
  B. 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C.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27. 毛泽东认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 ) 
  A. 国家的统一 B.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C. 人民内部矛盾 D. 人民的团结 
  28.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处于首位的是( ) 
  A. 党的思想建设 B. 党的组织建设 
  C. 党的作风建设 D. 党的制度建设 
  29. 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右倾错误的主要思想根源是( ) 
  A. 资产阶级思想 B. 小资产阶级思想 
  C. 封建主义思想 D. 个人主义思想 
  30.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 
  A. 集体领导制 B. 政治协商制 
  C. 民主选择制 D. 民主集中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2.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 ) 
  A. 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B. 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C.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坚决彻底 
  D. 与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E. 人数虽少,但高度集中,便于组织 
  33.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它的具体内容是( ) 
  A.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B.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C.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D.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E. 以保护民族工商业为基本政策 
  34. 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的主要条件是( ) 
  A. 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 让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共同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C. 吸收大批农民加入共产党 
  D. 在农民中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E.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 
  35.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成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有(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E. 西藏自治区 
  36. 毛泽东指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中( ) 
  A. 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 
  B.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特别是工农联盟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