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热门搜索 新华书店 考试书店 当当书店 网络书店 自考书店 英语培训专家 公务员专业培训 会计品牌辅导 家教服务
首页>自考>历年真题>2005自考历年真题>正文
自考大学语文(本)2005年1月试题

www.zige365.com 2007-12-6 10:07:34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C.七言律诗 D. 长短句

    14. 柳永《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是(   )
    A.直抒胸臆 B. 借景抒情
    C.借叙事抒情 D. 借典故抒情

    15. 陆游《关山月》中,贯穿全诗始终的景物是(   )
    A.关 B. 山 C. 月 D. 沙

    16. 在闻一多《一句话》中,隐喻“民众革命”的事物是(   )
    A.火山 B. 铁树 C. 火山爆发 D. 青天霹雳

    17. 在《炉中煤》中,象征着祖国和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诗句是(   )
    A.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B.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8. 高尔基《鹰之歌》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对比 B. 隐喻 C. 拟人 D. 托物言志

    19. 在《石崇与王恺争豪》中,为了凸现石崇的豪富,先写王恺是武帝的亲戚,并得到皇帝赠送的“世罕其比”的珊瑚树,这一表现方法是(   )
    A.侧面烘托 B. 对比反衬
    C.铺垫反托 D. 象征暗示

    20. 《风波》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 B. 揭露帝制余孽的复辟阴谋
    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 指出革命首先要唤醒民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议论文中,全文贯穿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
    A.《谏逐客书》 B. 《五代史伶官传序》
    C.《答李翊书》 D. 《答司马谏议书》
    E.《论毅力》

    22. 李白《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有(   )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 拔剑四顾心茫然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 忽复乘舟梦日边
    E.长风破浪会有时

    23. 《长亭送别》所表现的莺莺的心理活动有(   )

    A.对张生应试高中的祝福 B. 与张生即将离别的伤感
    C.对张生的怜爱以及留恋 D. 对状元夫人荣耀的憧憬
    E.对张生停妻再娶的担忧

    2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叙述文与可与作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有(   )

    A.讨论“庖丁解牛”的内涵 B. 探讨“轮扁斫轮”的意义
    C.辩论“万尺竹”的虚实 D. 谈笑风生的诗画赠答
    E.谈论缣素为袜材的经过

    25. 下列作品中,抒写人称发生转换的有(   )

    A.《李将军列传》 B. 《兵车行》
    C.《杜陵叟》 D. 《马伶传》
    E.《米龙老爹》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

    26. 既来之,则安之。

    则安之:

    27.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恙:

    28.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

    29. 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全国2004年1月高教自考大学语文试题(专)
全国2004年7月高教自考大学语文试题(专)
全国2004年4月高教自考大学语文试题(专)
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大学语文试题(专)
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大学语文试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