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热门搜索 新华书店 考试书店 当当书店 网络书店 自考书店 英语培训专家 公务员专业培训 会计品牌辅导 家教服务
首页>自考>历年真题>2005自考历年真题>正文
2005上半年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www.zige365.com 2007-12-6 10:43:26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怎样决定的?      
     
    42.简述供求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43.单个资本的增大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      
     
    44.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历哪些阶段?相应采取哪些职能形式?     
     
    4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流通量时主要运用的手段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在46、47、48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8小题无效。
    46.资本周转的快慢取决于哪些因素?加快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47.试运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48.什么是跨国公司?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完全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解析】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就要有用于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生活资料又需要通过物质生产过程生产出来,因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他选项都不对题。
    【答案】选C.
    2.【解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AB属于具体的经济规律,C项过于宽泛,故选D。
    【答案】选D.
    3.【解析】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不是由于使用价值的不同。只有在质上相同才能进行比较,由于商品都包含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因此可以交换。
    【答案】选D.
    4.【解析】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正确表述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BCD选项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选A.
    5.【解析】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但是同样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因而同一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答案】选A.
    6.【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统一的。故此题只有C正确。
    【答案】选C.
    7.【解析】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就全部由货币来表现,于是就形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商品,一极是货币。商品实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这二者的对立。
    【答案】选C.
    8.【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商品的赊购赊销形式。这样,在商品买卖后,当赊购到期需要还货款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答案】选D.
    9.【解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生产者根据价格高低生产不同产品,从而达到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
    【答案】选B.
    10.【解析】资本总公式的奥秘不在于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而在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能创造出远远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这是价值增值的真正源泉。故此题选D
    【答案】选D.
    11.【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单纯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这是商品生产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价值增值的过程,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区别于一般商品生产的本质特征。ACD三项为干扰项。
    【答案】选B.
    12.【解析】在商品价值中,C为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和M 分别为劳动力C创造出的自身价值和高于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
    【答案】选A.
    13.【解析】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的资本,可变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价值增值的资本。单个资本的积聚就是社会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根据生产资本各个部分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根据所处生产或流通领域不同而将资本划分为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故选B。
    【答案】选B.
    14.【解析】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解此题的关键是分清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资本周转、资本再生产的区别。
    【答案】选D.
    15.【解析】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们的价值可以周转多次,而且周转一次时间短。价值周转方式是划分流动和固定资本的依据。因此,劳动力资本属于流动资本并不在于它会转移或创造价值,ABC三项为干扰项。
    【答案】选D.
    16.【解析】此题属于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表明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B项平均利润率是部门间竞争的结果;C项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表明工人受剥削的程度。D项年剩余价值率是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答案】选A.
    17.【解析】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增强竞争能力,必然在再生产中不断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使得全部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比重减少,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答案】选D.
    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资本循环三个公式的理解。题目中的公式起点和终点都为商品,因此是商品资本循环公式。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中不存在D项的商业资本循环。
    【答案】选C.
    19.【解析】资本周转时间包括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因此ABC三项都是不完整的,它应该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答案】选C.
    20.【解析】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以及它的各个部分不断得到补偿的过程,因此研究社会再生产的目的就是要说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答案】选B.
    21.【解析】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由此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因此此题选A。
    【答案】选A.
    22.【解析】A项商品的个别价值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的,C项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不同部门间竞争的结果,D项部门的平均利润率是商品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同样是部分间竞争的结果。只有B项商品的社会价值是部门内部竞争形成的。
    【答案】选B.
    23.【解析】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可变资本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一部分,因此利润率通常会小于剩余价值率。
    【答案】选B.
    24.【解析】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的所有权在借贷资本所有者,而使用权在职能资本家,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其他三项均不具有这一特点。
    【答案】选C.
    25.【解析】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就不能再按价值出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这样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答案】选C.
    26.【解析】由于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借贷资本所有者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要求以利息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这样一来,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要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所有者,作为出让资本所有权的报酬,另一部分留给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故选A
    【答案】选A.
    27.【解析】ABD三项都属于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只能是C项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答案】选C.
    28.【解析】资本输出的形式从资本形态上看大体上有两种,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而从资本输出的主体上来看,则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因此此题选B
    【答案】选B.
    29.【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经济基础,没有实现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仍然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代表着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30.【解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是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前提,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是达到共同富裕和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途径,因此D项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
    【答案】选D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5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