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共产品的特征有(  )
  A.产权的非公有性
  B.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C.消费的非排他性
  D.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E.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
  22.按预算收入的性质不同,可将财政收入分为(  )
  A.经常性收入
  B.公债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共收费
  E.资本性收入
  23.减免税的基本形式可分为(  )
  A.税基式减免
  B.核定减征率
  C.税率式减免
  D.核定减征额
  E.税额式减免
  24.公债的功能包括(  )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平衡国际收支
  D.增加政府收入
  E.调节经济运行
  25.中央向地方政府实施转移支付的经济理由有(  )
  A.弥合地方财政缺口
  B.纠正地区间外溢性问题
  C.税收返还
  D.纠正地区间财政不平等
  E.贯彻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
  26.政策性金融的主要特征包括(  )
  A.资产业务以工商业放款为主
  B.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C.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
  D.资金运用以发放中长期贷款为主
  E.贷款重点是政府社会发展计划中由政府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项目
  27.金融创新的根本动因有(  )
  A.规避风险
  B.技术进步
  C.规避监管
  D.资产多元化
  E.发展传统业务
  28.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包括(  )
  A.误差与遗漏
  B.贸易收支
  C.劳务收支
  D.外汇储备
  E.转移收支
  29.通货膨胀的效应有(  )
  A.经济增长效应
  B.强制储蓄效应
  C.收入分配效应
  D.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E.失业增加效应
  30.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有(  )
  A.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B.增加银行利润
  C.保护公众利益
  D.推动金融创新
  E.保护金融公平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