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公安决策体制是( )
  A.首长制
  B.委员会制
  C.集权制
  D.党委集体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责任制
  12.超优目标理论是美国学者内格尔率先提出的,它主要用于解决决策中的( )
  A.矛盾冲突
  B.目标确定
  C.信息收集
  D.信息加工
  13.在公安决策程序的步骤中,属于第一个阶段的是( )
  A.集思广益,拟订方案
  B.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C.分析评估,选优抉择
  D.决策执行,反馈修正
  14.公安机关对户口的迁入迁出、车辆牌照的发放等问题的决策一般属于(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常规性决策
  15.西蒙认为:“在两个具有相同代价(成本)的备择方案中,应选择更接近能达到组织目标的方案;在两个达成同样目标的备择方案中,应选择代价较小的方案’’,这是遵循公安决策的( )
  A.效益性原理
  B.目标性原理
  C.系统原理
  D.人本能动原理
  16.在某种社会活动中,某些人拥有一些相关信息,而另一些人不拥有相关信息,人与人之间在掌握信息资源上存在的这种差异属于( )
  A.信息复杂性
  B.信息不完善性
  C.信息不均衡性
  D.信息不对称性
  17.公安决策者通过对大量不断变化的信息进行长期观察和分析,揭示并掌握其内在本质规律的相对稳定的信息是( )
  A.动态信息
  B.静态信息
  C.偶然信息
  D.未来信息
  18.未经加工,在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中进行着“瞬时”横向交流的情报称为( )
  A.初始情报
  B.“瞬时”情报
  C.零次情报
  D.零时情报
  19.公安决策信息开发的实质是一种( )
  A.研究活动
  B.管理活动
  C.生产活动
  D.归纳活动
  20.如果两个系统同构,我们就可以利用已知系统的特征来推知未知系统的特征,这就是预测的( )
  A.连续性原理
  B.相关性原理
  C.相似性原理
  D.必然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