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床执业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细菌的致病性及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www.zige365.com 2012-10-12 8:35:46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细菌在宿主体内寄生、繁殖并引起疾病的性能称细菌的致病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细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细菌的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取决于三个因素即细菌的毒力,细菌侵入的数量及侵入的部位。

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决定的:

1.侵袭力

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宿主的防御屏障,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组分,包括使细菌在体内定居的菌体表面结构,即普通菌毛(促进细菌吸附定居作用)和脂磷壁酸(LTA),(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 细菌在体内定居);增强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面结构,即荚膜菌、体表面蛋白(M蛋白)及表面抗原(K抗原、V抗原);以及细菌胞外酶,如血浆凝固酶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和DNA酶均增强细菌的扩散能力。

2.毒素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其主要区别见下表: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  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 
细菌种类  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  革兰氏阴性菌多见 
化学组成  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  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毒性主要为类脂A) 
稳定性  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以ug计量)。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主发热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紊乱水盐代谢等  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施瓦兹曼现象等
抗原性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霉,仍有较强的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刺激机体对多糖成份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和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编练习题(6)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编练习题(5)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编练习题(4)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练习习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