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感染:从皮肤病灶、溃疡、肿块或其他损伤部位有脓性物排出,包括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而皮肤完好者。
  腹腔内感染:腹腔内出现脓肿或腹膜炎。
  骨髓感染: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或即使没有临床表现而出现有意义的X线检查结果,即可诊断(细菌学检查不是必需的)。
  败血症:只有得到有意义的阳性血培养结果时才能诊断。
  脑膜感染:有临床症状或阳性脑脊液培养。
  针刺部位感染:在针刺的部位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或出现典型的感染体征(血栓性静脉炎,只有当原抽出的针管分离培养得到阳性结果才认为是感染)。
  9.治愈、好转、未愈
  由医师根据治疗结果判定。
  10.未   愈
  指疾病经治疗后无变化或恶化。
  11.死   亡
  指住院病人的死亡,包括已办完住院手续并且收容入院后死亡者,以及虽未办住院手续但实际已收容入院后死亡者;不包括门诊、急诊室及门诊观察室内的死亡。 
  12.其  他
  包括入院后未进行治疗的自动出院、转院以及因其他原因而出院的病人。
  13.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
  指损伤(死亡)或中毒的原因,例如意外触电、房子着火、公路上翻车、错服安定、服滴滴畏等自杀、被他人用匕首刺伤、被电车门夹伤等。不能笼统填写车祸、外伤等。
  14.麻  醉
  指麻醉的方式,例如针麻、全麻、局麻、硬膜外麻等。
  15.切口等级/愈合类别
  如下表:
| 切口分级  | 
切口等级/愈合类别  | 
切口等级/愈合意义  | 
| Ⅰ级切口  | 
Ⅰ/甲  Ⅰ/乙  Ⅰ/丙  |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化脓  | 
| Ⅱ级切口  | 
Ⅱ/甲  Ⅱ/乙  Ⅱ/丙  |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沾染切口/切口化脓  | 
| Ⅲ级切口  | 
Ⅲ/甲  Ⅲ/乙  Ⅲ/丙  | 
感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感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感染切口/切口化脓  | 
  16.操作编码
  指ICD系统的操作分类编码。
  17.病理诊断
  指各种活检、细胞学检查及尸检的诊断。
  18.过敏药物
  须填写具体的药物名称。
  19.抢救次数及成功标准
  (1)对于急、危重患者的连续抢救,其病情得到缓解,按一次抢救成功计算。
  (2)经抢救的病人,如果病情平稳24小时以上再次出现危急情况需要进行抢救,按第二次抢救计算。
  (3)如果病人有数次抢救,最后一次抢救无效而死亡,则前几次抢救按成功计算,最后一次抢救算为失败。 
  (4)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临终前救护,不按抢救计算。
  (5)每次抢救都要有特别记录和病程记录(包括抢救的起始时间和抢救经过),无记录者不按抢救计算。
  20.住院费用
  由医院收费处提供,医院指定病案、统计或其他人员填写。
  21.病案质量
  由医院指定负责检查病案质量的人员根据三级医院评定标准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