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逆行途径转移到对侧腋窝
  39.急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
  A 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大肠杆菌
  D 厌氧菌
  E 绿脓杆菌
  40.以下不是乳腺脓肿的治疗原则为
  A 切开引流取放射状切口
  B 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C ****后脓肿应沿****下缘作弧形切口
  D ****深部脓肿需先穿刺后切开
  E 脓腔的最低部位不需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41.不是乳腺癌发病的易感因素有
  A 乳癌家庭史
  B 未孕未育
  C 绝经晚于50岁
  D 肥胖
  E 有哺乳史
  42.乳腺疾病腋窝各组淋巴结检查顺序依次是
  A 胸肌组、肩胛下组、中央组、锁骨下组
  B 中央组、肩胛下组、锁骨下组、胸肌组
  C 中央组、胸肌组、肩胛下组、锁骨下组
  D 中央组、肩胛下组、胸肌组、锁骨下组
  E 肩胛下组、胸肌组、中央组、锁骨下组
二、B1型题
  (43~46共用备选答案)
  A 鲜红色溢液
  B 棕褐色溢液
  C 乳样溢液
  D 乳头浆液性无色溢液
  E 乳头黄色或黄绿色溢液
  43.乳管内乳头状瘤常见
  44.早期妊娠可有
  45.乳腺癌常有
  46.乳腺囊性增生病可有
  (47~51共用备选答案)
  A 乳腺囊性增生病
  B ****纤维腺瘤
  C 乳管内乳头状瘤
  D 乳癌
  E ****肉瘤
  47.****胀痛和肿块多见于
  48.无痛、单发、光滑的小肿块多见于
  49.无痛、单发、不光滑的小肿块多见于
  50.乳晕区触及小肿块,轻压此肿块,乳头可有血性液体溢出
  51.****肿块,体积可较大,境界明显,皮肤表面可见扩张静脉
  三、A2型题
  52.女性,43岁。发现右侧****肿块7 天。查体体温36.8℃,右侧****外上象限有4 cm×3 cm质硬肿块,表面不光滑,同侧腋窝见2 cm×2 cm淋巴结。对于该病人的正确处理中不包括
  A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B 钼靶照相
  C 红外线扫描
  D 超声检查
  E 肿块切取活检
  53.女性,28岁。左乳胀痛5天,可触及4.5 cm×4 cm肿块,体温38.2℃。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对该病人的不适当处理为
  A 使用抗生素
  B 手术切除
  C 超声检查
  D 穿刺检查
  E CT检查
  54.女性,40岁。双****周期性胀痛1年,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右****可及一边界不清、质韧肿块,诊断为乳腺病。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多见于双侧****
  B 多见于中年妇女
  C 以手术治疗为主
  D 与性激素代谢障碍有关
  E 可能恶变
  55.女.30岁。右****红、肿、胀痛5天,可触及4 cm×3 cm肿块,体温38.0℃。诊断为急性乳腺炎。下列不属其诊断依据的是
  A ****胀痛
  B 触及肿块
  C 体温升高
  D 表面红热
  E 阵发性疼痛
  56.女,45岁。发现左****肿块2周.伴乳头溢液。查体左乳头外上有一1 cm×1 cm包块,质韧,光滑,活动,腋窝无肿大淋巴结,该病人常用检查方法不包括
  A 细胞学检查
  B CT检查
  C 近红外线扫描
  D 钼靶照相
  E 乳腺导管造影
  57. 女,55岁。发现右乳肿块5天。查体肿块位于****外上象限,2 cm×2 cm大小,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右腋窝有一肿大淋巴结(1 cm×1 cm)。其他部位检查未发现异常。不正确的是
  A TNM分期为T2N1M0
  B 乳腺癌发生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C 肥胖可增加发病机会
  D 根治性手术切除
  E 根治术后除高危病例一般不做常规放疗
  58.女,31岁。发现左****肿块10天。检查肿物5 cm×3 cm,红肿明显,诊断为急性****炎。最不易与其鉴别的是
  A Paget病
  B ****肉瘤
  C ****结核
  D 乳腺病
  E 炎性乳腺癌
  59.女,28岁。右****红、肿、胀痛10天,可触及4 cm×3 cm肿块,体温38.0℃。诊断为急性****炎。此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