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行为评分
  行为评分被用来观察现有客户的行为,以掌握客户及时还款的可信度。
  5.客户评级/评分的验证(Validation)
  (1)客户违约风险区分能力的验证
  期基本原理是运用多种数理分析方法检验评级系统对客户是否违约的判断准确性。
  (2)违约概率预测准确性的验证(校正)
  其基本原理是运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当实际违约发生情况超过给定阈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PD预测不准确。常用方法有:二项分布检验,检验给定年份某一等级PD预测准确性;卡方分布检验,检验给定年份不同等级PD预测准确性;正态分布检验,检验不同年份同一等级PD预测准确性;扩展的交通灯检验,检验不同年份不同等级PD预测准确性。
  3.2.2债项评级
  1.债项评级的基本概念
  (1)债项评级
  债项评级是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特定风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债项评级既可以只反映债项本身的交易风险,也可以同时反映客户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
  (2)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的关系
  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纬度。一个债务人只能有一个客户评级,而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单选】下列关于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
  B.客户评级主要针对客户的每笔具体债项进行评级
  C.在某一时点,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D.在某一时点,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答案:B
  (3)损失
  客户违约后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债项损失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损失;二是会计损失。
  (4)违约风险暴露
  违约风险暴露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如果客户已经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为其违约时的债务账面价值;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为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单选】若客户尚未违约,在债项评级中表外项目的违约风险暴露为()。
  A.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
  B.表外项目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C.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D.表内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答案:C
  (5)违约损失率
  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 LGD.是指给定借款人违约后贷款损失金额占违约风险暴露的比例,其估计公式为损失/违约风险暴露。
  2.债项评级的方法
  (1)影响违约损失率的因素
  ①产品因素
  包括清偿优先性(Seniority)、抵押品等。
  ②公司因素
  ③行业因素
  ④地区因素
  ⑤宏观经济周期因素
  【单选】根据2002年穆迪公司在违约损失率预测模型LossCalc的技术文件中所披露的信息,()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贡献度最高。
  A.清偿优先性等产品因素
  B.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C.行业性因素
  D.企业资本结构因素
  答案:A
  (2)计量违约损失率的方法
  ①市场价值法。通过市场上类似资产的信用价差(Credit Spread)和违约概率推算违约损失率,其假设前提是市场能及时有效反映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风险变化,主要适用于已经在市场上发行并且可交易的大企业、政府、银行债券。
  ②回收现金法。根据违约历史清收情况,预测违约贷款在清收过程中的现金流,并计算出LGD,即LGD=1 - 回收率=1 - (回收金额 - 回收成本)/违约风险暴露。
  【单选】采用回收现金流计算违约损失率时,若回收金额为1.04亿元,回收成本为0.84亿元,违约风险暴露为1.2亿元,则违约损失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