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师>经济师专题>2014年经济师考试用书>正文
2014年中级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考点精讲:第二章在线阅读

www.zige365.com 2014-7-29 10:43:05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导语及核心内容:2014年经济师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各位学员能够抓住重点,轻松复习,我们为您提供:2014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考点精讲:第二章”,共分4节: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欢迎各位学员前来阅读。


2014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教材 购买   http://www.110book.com/class2/111.html

2014年经济师通关网上培训 学习 http://my.zige365.com/fudao/254.htm

2014年经济师考试题库及下载   http://www.110book.com/class3/927.html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分类依据
 分类结果
 
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重要)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2.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很重要)
 (1)补偿性支出
 
(2)消费性支出
 
(3)积累性支出
 
3.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熟悉)
 (1)预防性支出
 
(2)创造性支出
 
4.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熟悉)
 (1)不可控制性支出
 
(2)可控制性支出
 
5.按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分类(熟悉)
 (1)一般利益支出
 
(2)特殊利益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

  注意购买性支出增减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

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政府转移性支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1.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者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
 
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
 
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1.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者劳务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发生改变,而结构不变(1)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促进社会生产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

(2)购买性支出普遍减少时:社会生产萎缩——国民收入减少——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下降。
 

  掌握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比较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一)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不同
 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
 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
 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
 
(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
 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
 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
 
(三)对微观经济组织的预算约束不同
 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四)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
 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可以用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

  我国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国民收入。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

  了解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二、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上来看,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熟悉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财政支出规模趋势的分析: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熟悉其具体内容

  注意: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内在因素中,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了公共收入水平,从而构成了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

  三、熟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原因:政策性调整;管理水平的原因;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统计原因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二、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一)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

  (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的效益标准。

  (三)择优的标准不同

  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和适用的领域

方法
 适用范围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投资支出项目。
 
(二)最低费用法
 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国防支出、军事、行政、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对于那些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但其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而产品可以全部或部分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适宜采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1.免费和低价政策

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

2.平价政策

公路、公园、铁路、医疗。

3.高价政策

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如繁华阶段的机动车停车收费
 
(四)公共定价法
 公共定价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纯公共定价;(2)管制定价
 1.平均成本定价法

2.二部定价法

现在几乎所有受价格管制的行业(如电力、燃气、电话等自然垄断行业)都普遍采用这种定价方法

3.负荷定价法

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如电力、燃气、电话等行业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上一篇:在线阅读2014年中级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考点精讲:第一章 下一篇:2014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考点精讲:第三章免费在线阅读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