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资格>历年真题>正文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www.zige365.com 2010-3-18 14:42:49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1B 2C 3B 4D5D6A 7B 8D9C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四、解释名词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五、简答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六、论述题

  1、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答:(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和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

  (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

  七、实例分析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不定向选择题
云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