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资格>历年真题>正文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www.zige365.com 2010-3-18 15:11:05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加工的认知和控制。
  元认知构成:(1)元认知知识:有关个体的知识,有关于任务的知识,有关于策略的知识。(2)元认知体验: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成功的体验(知的体验)和失败的体验(不知的体验)。(3)元认知控制:计划、评价和调控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知识观1、知识是对现实的解释和假设,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2、知识是个体经验的合理化。3、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性建构。
  (二)学习观1、学习的目标
  2、学习的实质: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吸收或接受。
  ②学习是个体组织自己经验世界的过程,而不是发现本体的现实。
  ③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个方面的建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被提取,而提取过程的本身也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重组的过程。
  ④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磋商建构自己的知识。

 1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得以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个体渴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尽可能完成自己能完成的任务,从而使自己越来越靠近自己希望成为的人物的一种需要。
  (1)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2)缺失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12、认知领域学习各类知识的表征名称:
  陈述性知识(1)表征:命题与命题网络、表象、线性排序、图式
  (2)习得过程:识记阶段(理解吸收新知识)——>保持阶段(新信息保持在长时记忆中)——>应用阶段(提取、应用新知识)
  程序性知识(1)表征(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
  (2)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陈述性阶段(知道怎么做)——>意识控制的应用阶段(在程序性知识的支配下能做)——>自动化阶段(熟练地做,意识控制程度降低)
  (3)认知策略的习得过程:陈述性阶段(知道怎么做)——>初步应用阶段(在认知策略的支配下对内调控)——>熟练阶段(自觉主动地应用认知策略)
  13、问题解决的过程:(1)定义问题: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即发现问题。
  (2)表征问题:区分无关信息和有关信息、文字的字面理解、文字的深层理解:理解整个问题
  (3)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算法式(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步的程序)
  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类比思维)
  (4)执行(5)检查与评价
  14、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运用学习和教学论原理系统计划教学的各种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
  15、目标陈述三种技术:
  (1)马杰的行为目标:①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做什么?)②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在什么 条件下做?)③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做学怎样?)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在陈述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陈述如理解、欣赏、热爱等内在心理的变化,然后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例.
  (3)表现性目标(前两种会写)
  15、学习动机定义:就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16、成就动机理论:
  力求成功的需要和避免失败的需要:力求成功者往往将目标定为获得成功,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避免失败者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容易的任务可以减少失败的可能性,而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会得到别人和自己的谅解,从而减少失败(挫败)感。
  二、理解、判断
  1、学习: 主体身上必须发生某些变化,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后天习得的(排除成熟 、疲劳、药物等因素所致的变化)。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当代教育学大纲当代学校管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课程辅导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问答题
《大学心理学》复习概要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问答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