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 )
A.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叫 (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4.有机体学会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它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进行反应的现象,巴甫洛夫称之为 ( )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5.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6.提出学习的顿悟说的学派是 ( )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7.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苛勒
8.先于学习新材料的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
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
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10.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11.新学习的内容只是原有知识的一个特例,它的吸收不改变原有知识的属性的同化是 ( )
A.类属同化 
B.相关同化 
C.总括同化 
D.并列结合同化
1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3.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
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14.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提出者是前苏联心理学家 ( )
A.维果斯基 
B.加里培林
C.安德森 
D.菲茨
15.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倍尔 
D.贾德
16.数学家高斯少年时自己发现了用首尾相加、将连加变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决1—100的连加问题是一种 ( )
A.真创造 
B.假创造 
C.类创造 
D.种创造 
17.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 ( )
A.身体的运动系统 
B.大脑 
C.符号化观念 
D.具体的物体
18.品德是一种 ( )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准则 
D.个体心理特征
19.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 )
A.晕轮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同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20.在教师自编测验里,下面各类题型中,属于主观性题型的是 ( )
A.选择题 
B.判断题
C.填空题 
D.问题解决题